时间: 2025-04-26 22:3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8:04
初秋莲塘归
作者: 顾况 〔唐代〕
秋光净无迹,莲消锦云红。
只有溪上山,还识扬舲翁。
如何白蘋花,幽渚笑凉风。
秋天的阳光清澈而无痕迹,莲花凋零,映衬着红色的云彩。
只有溪边的山,依然记得那划船的老翁。
那白色的蘋花,幽静的水岸上,似乎在对着凉风微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扬舲翁”可以看作对劳动者的赞美,象征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的和谐。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活动于8世纪初。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绘风景和表达个人情感。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顾况的作品较少,但其风格独特,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初秋时节,作者或是在归途中的莲塘边,感受到了秋天的变化和对往昔的追忆。诗中描绘的景象不仅是自然的写照,也是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初秋莲塘归》通过清澈的秋光、凋零的莲花和白蘋花的描绘,展现了初秋的自然景象。诗的开头“秋光净无迹”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透过清澈的阳光,可以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莲花的消逝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只有溪上山,还识扬舲翁”一句,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老翁的形象,似乎让人联想到在岁月中坚持生活的人们,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存,保留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最后一句“如何白蘋花,幽渚笑凉风”,则以花的微笑与凉风的轻拂,传达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整体来看,诗中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秋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上,诗人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的主题是什么?
“如何白蘋花”中的“如何”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扬舲翁”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初秋莲塘归》的详细分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