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6:56
食鲈鱼
作者: 王恽 〔元代〕
鲈鱼昔人贵,我行次吴江。
秋风时已过,满意莼鲈香。
初非为口腹,物异可阙尝。
口哆颊重出,鳞纤雪争光。
背华点玳斑,或圆或斜方。
一脊无乱骨,食免刺鲠防。
肉腻胜海蓟,味佳掩河鲂。
灯前不放箸,愈啖味愈长。
张翰为尔逝,我今赴官忙。
出处要义在,不须论行藏。
倚装足朝睡,且快所欲偿。
梦惊听吴歌,海日方苍凉。
鲈鱼在古人看来是珍贵的美食,我在前往吴江的途中。
秋风已然过去,正好品尝莼菜和鲈鱼的香气。
我初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想尝尝这不同的美味。
嘴巴一张,鲜美的味道涌出,鱼鳞在光线下闪烁如雪。
鱼背上华丽的斑点,或是圆的,或是斜的方形。
鱼身没有杂乱的骨头,吃起来不必担心刺伤。
鲈鱼肉质鲜腻,胜过海里的蓟,味道好得掩盖了河里的鲂鱼。
在灯下我不放下筷子,越吃越觉得味道悠长。
张翰已经为你而去,我如今忙于赴任。
作品的意蕴在于此,不必论及行踪。
倚靠在装扮的床上,且快意地满足自己的愿望。
梦中惊醒听见吴地的歌声,海上日光依然苍凉。
王恽,元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以自然景色和饮食文化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食鲈鱼》创作于诗人游历吴江之时,正值秋季,诗人借此表达对美食的向往以及对生活小确幸的珍惜。
《食鲈鱼》以鲈鱼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通过描绘鲈鱼的外观、味道及食用的乐趣,传达了一种闲适而愉悦的生活态度。诗意中,鲈鱼不仅是食材,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了对传统美食的传承与珍惜。诗人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似乎也在思考人生的价值与追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满足。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让人不仅能感受到鲈鱼的美味,还能体会到诗人心底的宁静与满足。
诗中运用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鳞纤雪争光”通过比喻手法将鱼鳞的美丽与雪相提并论,突显了鲈鱼的外观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鲈鱼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美食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元代人对自然与人文的重视。
《食鲈鱼》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莼鲈香”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珍惜?
答案: 1.C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