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2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2:31
连雨江涨二首
作者:苏轼
越井冈头云出山,
牂牁江上水如天。
床床避漏幽人屋,
浦浦移家蜑子船。
龙卷鱼虾并雨落,
人随鸡犬上墙眠。
只应楼下平阶水,
长记先生过岭年。
急雨萧萧作晚凉,
卧闻榕叶响长廊。
微明灯火耿残梦,
半湿帘帷浥旧香。
高浪隐床吹瓮盎,
暗风惊树摆琳琅。
先生不出晴无用,
留向空阶滴夜长。
第一首
越过井冈山头,白云从山上涌出;
牂牁江面上,水流如同天空一般。
床上床下都避不掉漏水,
小船随着潮水,把家迁移到岸边。
雨水和鱼虾一起落下,
人们像鸡犬一样,爬到墙上安眠。
楼下的阶梯上应该是满满的水,
我常常记起先生那年翻越山岭的情景。
第二首
急雨淅淅沥沥,带来晚间的凉意;
我躺着听榕树叶在长廊中沙沙作响。
微弱的灯火映照着我的残梦,
半湿的帘子上还留有旧香。
高浪把床边的瓮吹得摇摇欲坠,
暗风惊动树木,摇曳着琳琅。
先生不出门,晴天也无所谓,
只好在空阶上,听着夜雨滴滴答答。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又有细腻柔和,深受后人喜爱。
《连雨江涨二首》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诗中描绘了连绵雨季带来的江水上涨的景象,表达了他在雨夜中的思考与孤独,反映了他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生活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描绘连绵的雨水与江水上涨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生活的无奈。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雨夜的宁静与孤独,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昔的怀念。
在第一首中,诗人通过描写江水如天的景象,表现出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细腻的描写如“床床避漏幽人屋”,不仅描绘了居住环境的困境,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安宁的渴望。此句中“床床”与“屋”形成的对比,增强了诗句的层次感。
第二首则呈现出更为浓厚的情感气息,急雨带来的凉意与榕叶的声响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静谧的雨夜图景。诗中“微明灯火耿残梦”通过灯光的微弱,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深邃与情感的细腻。
全诗通过描写雨水和江水上涨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叹和对往昔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蜑子船”主要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水上居住的民族的船
c) 一种鱼
答案:b
填空题:诗中“龙卷鱼虾并雨落”表现了___的天气情况。 答案:恶劣
判断题: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