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6:13
旌节临溪口,寒郊斗觉暄。红亭移酒席,画鹢逗江村。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
旌旗和节杖来到了溪口,寒冷的郊外突然感到温暖。红色的亭子移动了酒席,画着鹢鸟的船只逗留在江边的村庄。云彩似乎带着歌声飘扬,风儿吹动着舞者的袖子翻飞。花丛中催促着点燃蜡烛,河岸上即将迎来黄昏。
作者介绍:张谓,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宴会场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官员在浣花溪边举行宴会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宴会的欢乐气氛和春天的生机。
这首诗以早春的浣花溪为背景,描绘了一场官员的宴会。诗中,“旌节临溪口”和“寒郊斗觉暄”开篇即点明了宴会的地点和季节,同时也暗示了官员的到来给寒冷的郊外带来了温暖。随后的“红亭移酒席,画鹢逗江村”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具体场景,红色的亭子和装饰华丽的船只,增添了宴会的喜庆气氛。诗的后半部分,“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和“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则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如云彩、风、花和黄昏,来烘托宴会的欢乐和春天的生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饱满,展现了唐代宴会的盛况和春天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春时节的宴会场景,表达了宴会的欢乐气氛和春天的生机,同时也展现了官员的到来给寒冷的郊外带来的温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旌节临溪口”中的“旌节”指的是什么? A. 官员的仪仗 B. 节日的装饰 C. 船只的装饰 D. 亭子的装饰
诗中“红亭移酒席”中的“红亭”象征着什么? A. 喜庆和热闹 B. 寒冷和孤寂 C. 悲伤和忧愁 D. 平静和安宁
诗中“云带歌声飏”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A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