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5:02
夸父横戈怨堕晖,
南天鹑鸟动希微。
难持铁券盟钱俶,
悔掣金牌召岳飞。
妄檄烦书同律令,
但筹下策亦依违。
长城散牧多閒马,
可惜霜严苜不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夸父手握武器,却因无法追逐落日而感到怨恨;南天的鹑鸟轻微地动着,似乎在传递某种信号。难以保持的盟约像铁券般坚硬,诗人悔恨当初召岳飞出征的决策。妄图通过繁杂的文书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然而下策总是难以实施。长城周边散养的马匹多是闲散之马,令人惋惜的是,严寒的霜冻使得苜蓿长得不好。
姚燮,清代诗人,擅长古诗,风格多受南宋诗人影响。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语言凝练,意象丰富。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之际,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受,反映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悲叹。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八章的形式,每一章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对历史的反思。诗人通过夸父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夸父横戈,象征着对光明与未来的渴望,但最终却因追逐落日而感到怨恨,这一情感在诗中反复渗透,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南天的鹑鸟轻微的动向,似乎暗示着时局的不安与动荡。诗人感叹,历史的铁券虽能保证盟约,但在现实中却难以持久。召岳飞的决策更是一个历史的教训,表明了权力与忠诚之间的复杂关系。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时局的无奈与烦恼,妄图通过繁复的文书来治理国家,但无论如何策划,总会出现偏差。
长城所象征的并非只是防御的意义,更隐含着国家的衰落与无力。散牧的马匹无所事事,而霜寒却使得苜蓿无法滋养,这种对自然与时局的双重感叹,令人对国家的未来感到忧虑。
整首诗在情感上集忧伤、无奈与思考于一体,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现实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变迁的反思与对理想追求的无奈,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治理与无力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历史典故,诗人揭示了人性与时局的悲剧。
诗中“夸父”象征什么?
A. 忍耐
B. 理想追求
C. 背叛
诗中提到的“金牌”指的是什么?
A. 召唤信物
B. 财富
C. 战争武器
诗中长城所象征的含义是?
A. 自然景观
B. 国家防御与衰落
C. 文化遗产
将姚燮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皆反映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忧虑,但姚燮更倾向于历史的沉思,而杜甫则强调对现实的直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