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2:37
梦中赋早行
作者: 陆游 〔宋代〕
夜分秉炬治装贲,千里霜风入马蹄。
拥褐却寻孤驿梦,垂鞭时听近村鸡。
荒烟漫漫沉残月,宿莽离离上古堤。
天色渐分寒更力,道傍沽酒坼官泥。
在夜深时点亮火炬整理行装,
千里之外,霜风冷冷地吹过马蹄。
披着粗布衣服,孤独地在梦中寻找驿站,
放下鞭子时听见近村传来的鸡鸣。
荒烟弥漫,残月沉沉,
宿莽中隐约可见古老的堤岸。
天色渐渐亮起,寒气愈发强烈,
路旁有人在醉酒时摔倒在官道泥里。
诗中提到的“古堤”,暗指古代的堤坝,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流逝。陆游常常在诗中借古喻今,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的感慨。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山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诗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著称。
《梦中赋早行》创作于陆游晚年,诗中流露出对乡土的思念和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他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梦中赋早行》是一首蕴含深情的古诗,描绘了诗人夜间出行的场景,充满了孤独和感伤。首联通过“秉炬”和“千里霜风”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孤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在深夜行旅中的辛苦与清冷。接下来的两句“拥褐却寻孤驿梦,垂鞭时听近村鸡”,则引入了对梦境的探索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归宿感的渴望。后两句描绘了荒烟与残月的景象,展现了夜的静谧与凄凉,最后以“道傍沽酒坼官泥”结束,反映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仍有对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下,细腻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本诗通过描绘夜间行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反思。诗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安宁的渴望,透出浓厚的忧国忧民之情。
《梦中赋早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孤驿”意味着什么?
“千里霜风入马蹄”表达了什么情感?
陆游的《梦中赋早行》和王维的《鹿柴》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陆游的作品更侧重于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