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42
初发曲江溪中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
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
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
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
这条溪水清澈而深邃,松树和岩石在此投下阴影。
这样的美景本该让人欢喜,为什么却没有让人赏心悦目?
我实在不忍心离去,万物之间也有缘分的滋扰。
自从我不再匆忙前行,谁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情呢?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描绘的自然景象与情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以清新典雅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他游历曲江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思索。张九龄曾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心中难免感到忧伤,因此在美丽的自然中更显得感慨万千。
《初发曲江溪中》以溪流、松石的自然景象作为开篇,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首联以“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描绘出一幅恬静的自然画面,清澈的溪水和阴影中的松石,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入情感的抒发,诗人感叹如此美丽的地方却无法带来赏心的愉悦,表现出一种对美的追求与无奈。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感慨。“物亦有缘侵”一句,隐喻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因缘而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深刻而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山脉 B. 溪流 C. 草地 D. 花园
诗人对离开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不忍心 C. 开心 D. 期待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爱情 B. 自然 C. 人生无常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