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

《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

时间: 2025-05-06 19:05:13

诗句

栖宿岂无意,飞飞更远寻。

长途未及半,中夜有遗音。

月思关山笛,风号流水琴。

空声两相应,幽感一何深。

避缴归南浦,离群叫北林。

联翩俱不定,怜尔越乡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5:13

原文展示:

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
作者: 张九龄

栖宿岂无意,飞飞更远寻。
长途未及半,中夜有遗音。
月思关山笛,风号流水琴。
空声两相应,幽感一何深。
避缴归南浦,离群叫北林。
联翩俱不定,怜尔越乡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月夜听到大雁的鸣叫时,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栖息的雁并非没有归属的意愿,它们飞得越来越远。长途跋涉尚未完成,夜半时分却能听到它们的声音。月光下思念如笛声般悠扬,风中传来的流水之音仿佛是琴声。空灵的声音在夜空中应和,内心的感受格外深重。雁群在南浦归来,偏偏有几只在北林中呼叫。它们在空中飞舞,不知归路,让我更加怜惜你们对故乡的思念。


注释:

  • 栖宿:停留、栖息。
  • 岂无意:难道没有归宿的意图吗?表示对雁的归心的怀疑。
  • 飞飞:形容飞行的状态,表达远飞之意。
  • 遗音:留下的声音,指夜间听到的雁鸣。
  • 月思:月光下的思念。
  • 关山:指遥远的山川,象征故乡。
  • 幽感:深沉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号惭愧,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为人正直,官至宰相,诗风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来反映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九龄在任职期间,面临政治压力和个人心境的抉择,夜晚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交织,表达了他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


诗歌鉴赏:

《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是一首充满情感深邃的诗作,通过描写月夜大雁的鸣叫,传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诗中运用细腻的意象,如“月思关山笛”、“风号流水琴”,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寄托。

首句“栖宿岂无意”引入主题,质疑雁群的远飞是否有归宿的期盼,接着“飞飞更远寻”则是对雁群自由飞翔的描述,显示出一种对自由的渴望与对故乡的思念交织的复杂情感。中间部分通过“月思”和“风号”进一步深化思念的情感,月光下的笛声与流水的琴声,仿佛是诗人内心孤寂的投射。

最后两句“联翩俱不定,怜尔越乡心”则将思念推向高潮,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依恋,以及对雁群归路的不安。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栖宿岂无意:意指大雁栖息是否真没有归家的意图,暗示对归属的渴望。
  2. 飞飞更远寻:形容大雁飞得越来越远,象征着离乡愈发遥远。
  3. 长途未及半:长途跋涉,才走了一半,表现出旅途的艰辛。
  4. 中夜有遗音:夜半时分依然能听到雁的鸣叫,唤起对故乡的思念。
  5. 月思关山笛:月光下思念如笛声般悠扬,表达思乡的情感。
  6. 风号流水琴:风中传来的流水声如琴声般动人,增添了诗的音乐感。
  7. 空声两相应:空灵的声音在空中应和,意象的交融。
  8. 幽感一何深:内心的感受深沉而难以言表。
  9. 避缴归南浦:雁群飞向南方的归路,象征归属的希望。
  10. 离群叫北林:有几只雁在北林中叫,表现出孤独与失落。
  11. 联翩俱不定:雁群在空中飞舞,不知归路,象征迷惘和不安。
  12. 怜尔越乡心:对雁的怜惜和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雁的鸣叫比作音符,表达思乡之情。
  • 拟人:赋予大雁情感,表现出它们对故乡的向往。
  • 对仗:如“月思”和“风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之情展开,借助月夜听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属的渴望,反映出唐代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乡、归属,飞行的孤独与追寻。
  • :象征思念与孤独,月光下的宁静。
  • :代表自然的变幻与情感的流动。
  • :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共鸣,增添诗的抒情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栖宿岂无意”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大雁没有归属感
    • B. 大雁想要飞得更远
    • C. 大雁对故乡的思念
  2. “月思关山笛”中的“月”象征什么?

    • A. 乡愁
    • B. 归宿
    • C. 自由
  3. 诗的最后一句“怜尔越乡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大雁的怜悯
    • B. 对自由的向往
    • C. 对故乡的忘却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可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张九龄更关注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王维则更侧重于兄弟情谊与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的艺术与思想》

相关查询

清富楼 其一 登楼晚望 自勉 重午 纸帐 知遇 赠祝跛 赠楞枷老瑛上人 赠陈道人 赠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延征 卡脖子 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问安视寝 远见卓识 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女字旁的字 僵仆烦愦 山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枝源派本 言字旁的字 尪残 障碍赛跑 合胆同心 卖富差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