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言诗

《三言诗》

时间: 2025-05-04 01:32:18

诗句

屏九皋,咏典文。

披五素,耽三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2:18

原文展示:

屏九皋,咏典文。
披五素,耽三坟。

白话文翻译:

在九皋的屏风前,吟咏典雅的文辞。
披上五色的素衣,沉醉于《三坟》的经典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屏九皋:屏风前的九皋,九皋指河流的深处,典出《山海经》,这里象征着文雅与清幽。
  • 咏典文:吟咏典雅的文字,典指古代经典文献。
  • 披五素:披上五色的素衣,五素可能指五种不同的颜色,表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耽三坟:沉醉于《三坟》,指古代的经典《三坟》,深表对文献的热爱。

典故解析:

  • 九皋:源于古代文化,象征着隐逸与清静之地。
  • 三坟:指《三坟》中的三部典籍,分别是《尚书》《春秋》《礼记》等,体现了对古典文化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骃(生卒年不详),字子严,号白云,东汉时期的诗人,以其典雅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东汉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多以诗歌寄情,以抒发对古代文化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三言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与追求。诗中前半部分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清幽,尤其是“屏九皋”,给人一种远离尘嚣、沉浸于自然的感觉;而“咏典文”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情,传达出文人对古典典籍的崇敬之情。

后半部分“披五素,耽三坟”,通过对服饰的描述,展现出一种崇高的审美情趣与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五色的素衣不仅是对外在的描绘,也是内心对古典文化的向往与追求的象征。

整首诗意境优雅,字句之间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文化的深切思考,表现出一种从容自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汉代士人的文化情怀与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屏九皋: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给人以宁静之感。
  2. 咏典文:通过吟咏古文,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3. 披五素: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诗人的审美情趣。
  4. 耽三坟:表达对经典文献的沉醉与热爱,体现出士人对于文化的深刻认同。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一种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色与文化典籍的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文化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敬仰与追求,展现了士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皋:象征着清幽与隐逸之地,代表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五素:象征美好与纯洁,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向往。
  • 三坟:代表古代经典,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皋”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河流的深处
    B. 山峰的顶端
    C. 城市的中心
    D. 森林的边缘

  2. “耽三坟”中的“三坟”指的是哪几部典籍? A. 《诗经》《楚辞》《论语》
    B. 《尚书》《春秋》《礼记》
    C. 《周易》《庄子》《老子》
    D. 《史记》《汉书》《后汉书》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崔骃的《三言诗》与王维的《鹿柴》,前者注重对古典文化的吟咏,后者则强调自然景色的描写。两者都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汉代诗人研究》
  • 《古典文学与现代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春日 咏史十一首 其五 杂诗六首 其三 杂诗六首 其二 杂诗六首 其一 戊寅入岭丁亥上元游碧落洞 鸱夷子皮赞 奉寄彭城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齒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魂颠梦倒 计不反顾 广字头的字 做歉做好 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能者多劳 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芜昧 包含追的词语有哪些 根壮叶茂 一夫得道,九族升天 知音识趣 走台 口头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