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13
未著绝交论,但歌招隐诗。
人间审如此,身外复奚疑。
丧乱物情薄,奔驰智力疲。
溪山有佳处,投老更何之。
这首诗没有涉及绝交的理论,只是吟唱隐居的诗篇。
人世间如此审视,身外的事情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在动乱中,世情薄弱,奔波劳累使人的智慧和力量也疲惫不堪。
山水之间有美好的地方,老了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呢?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体现了宋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事的反思。隐士文化在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人通过隐居来表达对社会动乱的逃避和对自然的热爱。
赵鼎,字孟頫,号梅溪,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因其政治才能和文学造诣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发杭州有讶太遽者》创作于赵鼎的隐退时期,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乱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思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反思。诗的开头两句,提到“绝交论”和“招隐诗”,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交往和隐居的思考。在纷繁复杂的人世中,诗人感受到世态的冷漠与人情的薄弱,表现出一种对人情世故的无奈与失望。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丧乱物情薄”来形容社会的动荡不安,再结合“奔驰智力疲”,表现出一种疲惫感,仿佛无论多么努力,终究难以逃避外界的冲击。这种对现实的反思让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提到“溪山有佳处”,引导读者思考在动乱的社会中,何处才是心灵的栖息地。他对老去之后的去处感到迷茫,既有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人情、世事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传达了诗人深刻的生命哲理与情感体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乱的感慨与对隐逸生活的渴望。通过对人情世态的冷漠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反映出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赵鼎的《发杭州有讶太遽者》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社会动乱的无奈
B. 对爱情的思考
C. 对历史的追溯
诗中提到的“溪山”象征着什么?
A. 繁华都市
B. 理想的栖息之地
C. 战争的残酷
诗的开头提到“绝交论”,这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交往的重视
B. 对人际关系的冷漠
C. 对爱情的渴望
比较赵鼎的《发杭州有讶太遽者》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思考。赵鼎的诗更显出对社会动乱的忧虑,而王维则在平静中表达了对自然的融入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