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13
古镜词上刘侍郎
作者: 贯休 〔唐代〕
至宝不自宝,照古还照今。
仙人手胼胝,寥泬秋沈沈。
不是十二面,不是百炼金。
若非八彩眉,不可辄照临。
即归玉案头,为君整冠簪。
即居吾君手,照出天下心。
恭闻太宗朝,此镜当宸襟。
六合悬清光,万里无尘侵。
此镜今又出,天地还得一。
这面珍贵的镜子并不自我珍惜,却能照亮古今。
如同仙人手中因操劳而生的茧,沉静而深远。
这镜子不是十二面的,也不是经过百炼的金子。
如果不是八彩的眉妆,就不能随意照耀。
请把它放回玉案之上,为您梳理头冠和簪子。
如果放在您手中,就能照出世间的心声。
恭敬地听闻太宗的朝廷,这面镜子正当于他的位置。
六合之间洒下清光,万里之间没有尘埃侵扰。
这面镜子如今再次出现,天地间又得一番光景。
作者介绍:贯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号云溪,晚号松隐。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繁荣,文化兴盛。诗中所描绘的镜子象征着明晰和智慧,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古镜词上刘侍郎》是一首通过镜子这一意象,表达珍贵与智慧的诗作。镜子不仅仅是一个物件,它承载了历史的回忆与现实的反思。在诗的开头,诗人便提出镜子的珍贵,并强调它的照耀功能,不仅能映照出古时的景象,也能折射出当今的现实。这样的设定使得诗歌充满了哲思。
诗中提到的“仙人手胼胝”,用以比喻镜子的来历,暗示着制作镜子的艰辛与珍贵;“八彩眉”的提及,则让人联想到女性之美,暗示镜子在审美中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几句则强调了这面镜子与皇权的关系,诗人以恭敬的语气提到了太宗,显示了他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当时政治的关注。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对仗工整,情感深邃,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贯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艺术的高度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镜子这一意象,传达了对历史和现代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仙人手胼胝”主要表达了什么?
“即归玉案头,为君整冠簪”中的“玉案”象征什么?
全诗的主题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展开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