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7:36
道是鲁直亦得,道不是鲁直亦得。是与不是,且置勿道。唤那个作鲁直,若要斩截一句,藏头白海头黑。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
这句话说的是“鲁直”也好,不是“鲁直”也好,这些都无所谓。是与不是的事情,暂且不提。叫谁作“鲁直”,若想斩钉截铁地说一句,可以说他是“白海头黑”。就像和尚有头发,又像世俗人没有尘埃。做梦中的梦,看到身外的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鲁直”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强调直率和忠诚。诗中提到的“梦中梦”,可以联系到庄子的思想,强调梦与现实的边界。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代表性作品有《登高》和《题黄鹤楼》。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是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之后,对事物本质的探索。
这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通过对“鲁直”这一形象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以及外界的深刻反思。“是与不是,且置勿道”一句,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提醒读者不要过于执着于对与错,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状态。诗中“似僧有发,似俗无尘”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与超脱之间的矛盾思考,既表现了对尘世的无奈,又透露出一种淡然的心境。
通过“作梦中梦,见身外身”的意象,黄庭坚引导读者思考自我存在的多重性。梦境的真实与虚幻,身外之身的深邃隐喻,构成了诗作的核心主题。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复杂关系的细腻描绘,给人以哲理的启迪,也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存在与认知的关系,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与超越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鲁直”在诗中象征什么?
“作梦中梦”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似僧有发”暗示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