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1:36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黄庭坚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物的厌倦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青山和明月的映衬下,感慨身处南楼的孤独,虽然能够吟唱诗歌,但却难以欣赏到真正的美好。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世俗的厌倦、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艺术之美的追求。
黄庭坚的这首《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的开头描绘了世俗事物的压迫和对生活的不满,随后转向对洛阳人及其文化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青山和明月的映衬下,诗人感受到了宁静和孤独,尽管他能吟唱诗篇,但内心却对美的渴求仍未得到满足。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艺术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世俗事物的厌倦、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测试:
诗人对世俗事物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倦
C. 无所谓
D. 崇拜
“青山吐秋月”中的“吐”字意为:
A. 吐出
B. 呼吸
C. 显现
D. 反射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哪种事物的渴望?
A. 财富
B. 名声
C. 艺术之美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李白的诗作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但黄庭坚更注重于内心的感受和社会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洒脱的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在艺术中追寻理想与真实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