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5:00
呼船凌大河,驱马踏平沙。
道傍开新邑,千户有生涯。
四衢平且直,绿槐阴县衙。
问谁作此邑,耆旧对予嗟。
前日耿令君,迁民出坳窊。
始迁民怀土,异端极纷拿。
既迁人气和,草木茂萌芽。
桃李虽不言,春风满城花。
陵陂青青麦,烟雨润桑麻。
自非耿令君,大泽荒蒹葭。
白头晏起饭,襁褓语呕哑。
自非耿令君,漂转随鱼虾。
岂弟民父母,不专司敛赊。
令君两男儿,有德必世家。
问令今安在,解官驾柴车。
当时舞文吏,白璧强生瑕。
令君袖手去,不忍试虎牙。
人往惜事废,感深知政嘉。
我闻耆旧语,叹息至昏鸦。
定知循吏传,来者不能加。
今为将军客,轩盖湛光华。
幕府省文书,醉归接(上四下离)斜。
怀宝仁者病,偷安道之邪。
勉哉思爱日,赠言同马檛。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5:00
呼船凌大河,驱马踏平沙。
道傍开新邑,千户有生涯。
四衢平且直,绿槐阴县衙。
问谁作此邑,耆旧对予嗟。
前日耿令君,迁民出坳窊。
始迁民怀土,异端极纷拿。
既迁人气和,草木茂萌芽。
桃李虽不言,春风满城花。
陵陂青青麦,烟雨润桑麻。
自非耿令君,大泽荒蒹葭。
白头晏起饭,襁褓语呕哑。
自非耿令君,漂转随鱼虾。
岂弟民父母,不专司敛赊。
令君两男儿,有德必世家。
问令今安在,解官驾柴车。
当时舞文吏,白璧强生瑕。
令君袖手去,不忍试虎牙。
人往惜事废,感深知政嘉。
我闻耆旧语,叹息至昏鸦。
定知循吏传,来者不能加。
今为将军客,轩盖湛光华。
幕府省文书,醉归接上四下离斜。
怀宝仁者病,偷安道之邪。
勉哉思爱日,赠言同马檛。
我呼唤船只在大河上行驶,驱马踏过平坦的沙地。
路旁新开辟了一个乡镇,千户人家在这里安居乐业。
四条大路平坦而笔直,绿槐树荫映照着县衙。
我问谁兴建了这个乡镇,老人们对此感叹不已。
前几天,耿令君将百姓迁出困境。
迁移之初,百姓思念故土,异议纷纷扰扰。
但迁移之后,民心和顺,草木茂盛,春意盎然。
桃李虽不言语,却在春风中绽放满城的花朵。
高坡上青青的麦子,烟雨滋润着桑麻。
若不是耿令君的贡献,这片大泽还会荒芜满是芦苇。
白发人早起吃饭,襁褓中的孩子还在呕哑。
若不是耿令君,百姓的生活会随鱼虾漂流不定。
岂能把民众当作父母,专门来收敛财富?
耿令君有两个儿子,必定有德行传承。
我问他现在安在何处,解官回到家乡了。
当时舞文弄法的官吏,白璧中难免有瑕疵。
耿令君袖手离去,不忍心试探虎豹之牙。
人们往往感叹事情的荒废,深知良政的重要。
我听到老人的叹息,叹息声传到昏鸦归巢的时候。
我知道循吏的传承,后来的官员无法超越。
如今他已成为将军的客人,车马光彩夺目。
幕府审阅文书,我醉酒归来,四处斜阳离去。
怀念仁者的心病,偷安于这种错误的道路。
努力吧,思念那些爱的人,赠送的言语如同马槛般。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黄庭坚的诗歌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文字优美,意境深远。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居住在新堂邑期间,因其对耿令君的赞美而写下。诗中反映了对地方治理的赞美,以及对耿令君离去后的感慨,表现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这首诗以耿令君的治理作为出发点,表现了对乡镇新气象的赞美。诗的开头用“呼船凌大河,驱马踏平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展现了新邑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通过对新邑的描述,引出了耿令君的贡献,表现出对其治理才能的认可与怀念。
在描述迁民的过程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迁民初期的困扰和迁移后的和谐景象,表现出人心的变化。尤其是“桃李虽不言,春风满城花”,通过形象的比喻,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暗示了耿令君治理下的人们生活幸福,心态和谐。
整首诗不仅有对耿令君的赞美,更隐含了对理想治理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人在结尾提到耿令君的两儿子,借此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表现出对优秀治理的认可和对官员道德的重视。
(此处略去对后续句子的逐句解析,整首诗的情感与意象逐渐深化。)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耿令君治理的赞美,展现了乡镇在其治理下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迁徙前后的民生变化,传达出对优秀治理的期待与希望。
诗中提到的“耿令君”是指谁?
诗中描述的“新邑”是如何建造的?
诗中提到的“桃李虽不言,春风满城花”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