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2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21:15
气清语不凡,郭与陈季优。
季子有美质,明月悬高秋。
词谈贯百家,炙毂出膏油。
放声寄大块,肆情无去留。
方圆付自尔,规矩为疮疣。
当其说荒唐,众口莫能咻。
书案鼠篆尘,衔蔬满床头。
居不省家舍,那问犬马牛。
吾尝观圣人,与世为献酬。
道通众人行,智欲万物周。
微言观季子,颇亦有意不。
季子捧蛙延海鳖,乐事擅一邱。
束牲盟伯夷,固自取揶揄。
无心以触物,爱子如虚舟。
维楫苟不存,倾覆当谁尤。
尚思济来者,非但自为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陈季的赞美与思考。诗中提到,陈季有着非凡的才华,像明月一样高悬在秋空中。陈季的言辞博采众家之长,犹如涂抹油脂一般光滑流畅。诗人放声表达自己的情感,无所顾忌。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认为规矩就像是身上的疮疣;当别人说自己有些荒唐时,众人也无从反驳。诗人在书案上看到满是灰尘的篆书,和满床的蔬菜,似乎暗示着生活的琐碎。对于家舍的归属,诗人并不关心犬马牛羊的存在。他曾观察圣人,认为与世人交往应该是互相交流。道理通达于人,智慧也应涵盖万物。诗人对季子的微言细语,似乎也有深意。季子捧着蛙,延展生活的乐趣,似乎在自嘲。无意中触碰到事物,似乎表明他对孩子的爱如同一只虚舟,若是船桨不在,翻覆又由谁来责备呢?最后,诗人思考着为来者铺路的意义,并非单纯为自己打算。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理学家。他的诗以清新俊逸、音韵和谐著称,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戏赠陈季张》创作于黄庭坚与陈季、郭等朋友交往的期间,表达了对他们的友谊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索。
《戏赠陈季张》是一首充满个性与思考的诗作。黄庭坚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既有对朋友的赞美,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中通过对陈季才华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他认为理想的生活应该是自由自在,而不应受制于繁琐的规矩与世俗的评价。
这种思想在诗中得到充分体现。诗人用“气清语不凡”赞美朋友,通过对陈季的观察,实际是在反思自我,表达出一种对自由与真实的向往。而“众口莫能咻”则反映出他对世俗评价的淡漠,似乎在告诉读者,真正的自我不需要他人的认同。
此外,诗中提到的“书案鼠篆尘”似乎也在隐喻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反感,强调了他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诗人提出的“尚思济来者”,更是让人感受到他对未来的期待与责任,表达了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也希望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强调个人的自由与责任,让人思考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如何保持真实的自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明月”比喻了什么?
A. 陈季的才华
B. 秋天的景象
C. 诗人的情感
“众口莫能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所谓的态度
B. 对他人评价的重视
C. 对社会的感慨
诗中“维楫苟不存”指的是什么?
A. 维持生活的必要
B. 对船的喜爱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戏赠陈季张》与王维的《赠友人》均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思考,但王维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黄庭坚则更加关注社会与生活的哲理。两者在用词与意象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诗人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