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8:37
道同一指马,心解废耳目。
短生行衰谢,黄落看草木。
无怀世不知,有酒客可速。
谁能缚诗书,闭门抱羁独。
披襟临江皋,万籁发空谷。
风力斜雁行,山光森雨足。
壁虫先知寒,机织日夜促。
居人思行人,裘褐谁结束。
行人喜归来,邂逅天从欲。
可奈甑生尘,严霜冻杞菊。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的观察。诗人感叹道:大家都能理解事理,但心中却感到无所适从。短暂的生命总会走向衰老,眼前的草木也在秋冬季节变得枯黄。世间的变化无人知晓,只有酒友相聚时才能稍感安慰。谁能将诗书束缚在身,独自关在家中呢?我披衣坐在江边,万籁俱寂,只有空谷中的回声。微风斜吹着大雁,山色因雨而显得更加浓郁。墙上的虫子早已感到寒意,织机日夜不停地运作。居住的人思念远行的人,谁来结束这裘衣和褐衣的生活呢?远行的人喜悦归来,恰逢天意正好。可惜炊具上又生了尘埃,严霜已将杞菊冻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生于江西。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以其清新、洒脱的诗风而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思考,反映出个人对生活的哲理性认识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这首诗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首联以“道同一指马”引入,通过对比,使人感受到对事理的理解与内心的迷惘。在秋天的背景下,诗人描绘了生命的短暂与草木的衰谢,进一步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中间的几句,诗人用“风力斜雁行”和“山光森雨足”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肃杀之美,似乎在告诉人们,尽管生命短暂,自然依然在无情地运转,这种转变更显得人事无常。最后几句则通过对人情的思考,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思念之情,即使在寒霜的季节,人与人之间的牵挂依然温暖。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敏锐洞察,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季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自然无情的感悟,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道同一指马”意指什么?
A. 大家意见相同
B. 道理相同
C. 方向相同
D. 目标一致
“万籁发空谷”描绘了哪种场景?
A. 人声鼎沸
B. 寂静的自然
C. 繁华的街市
D. 风雨交加
诗中提到的“严霜”是指什么?
A. 寒冷的天气
B. 美丽的景象
C. 生命的开始
D. 丰收的季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王维的作品都展现了自然与人感情的结合。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水的宁静,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心境,而黄庭坚则在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中,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