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遇·之廿七

《感遇·之廿七》

时间: 2025-04-26 20:27:28

诗句

朝发宜都渚。

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

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

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

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

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

荆国亦沦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7:28

原文展示

感遇·之廿七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白话文翻译

我在清晨从宜都的水边出发,心中怀着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但是故乡却无法看到,路途被巫山的阳光隔断。
巫山的彩云已经消失,高高的丘陵在雾霭中显得模糊。
我伫立在这里望了很久,眼泪湿润了我的衣裳。
这不是因为越国的乡愁,而是想起了昔日的楚襄王。
清晨的云彩无处可寻,荆国也早已灭亡。

注释

字词注释:

  • 宜都渚:指的是宜都的水边或小岛。
  • 浩然:形容心胸开阔,气宇轩昂。
  • 巫山阳:巫山的阳光,指光线明亮的地方。
  • 彩云:五彩斑斓的云彩。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伫立:静静地站立。
  • 涕落:眼泪掉落。

典故解析:

  • 楚襄王: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他的悲剧与兴亡在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诗人以此引发对历史的感慨。
  • 荆国:指的是另一个古代诸侯国,诗中提及其沦亡,反映了历史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伯寿,号少白,山西人。他身处盛唐初期,历经多次科举,因循诗歌而名声鹊起。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富有哲理,风格豪放且有深度。

创作背景:
《感遇》系列诗作是陈子昂在经历了科举失意后所作,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历史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归属感与无奈。

诗歌鉴赏

《感遇·之廿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感的诗。开篇以“朝发宜都渚”引入,营造出清晨出发的静谧氛围,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如浩荡的江水般汹涌而来。接着,诗人用“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描绘了现实的无奈,巫山成为了他与故乡之间的障碍,象征着他对故乡的渴望与无能为力。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情绪。诗人“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的细腻描写,生动展现了他泪水湿透衣裳的深切情感,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结合,诗人不仅是在怀念故乡,更是在感叹历史的变迁与无常。楚国的灭亡与荆国的沦亡,折射出诗人对时代的思考和对兴亡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用词简练,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索与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发宜都渚:清晨从宜都的水边出发,描绘出宁静的早晨。
  2. 浩然思故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
  3.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故乡在眼前却无法触及,巫山成为了一道阻隔。
  4.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巫山的彩云消失了,高丘的轮廓也显得模糊不清,增加了孤独感。
  5.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长时间站立凝望,泪水湿透了衣裳,情感愈加深沉。
  6.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这份乡愁并非仅仅是对越国的怀念,而是回忆起楚国的历史。
  7.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清晨的云彩无处可寻,历史的兴衰令人感慨,荆国的灭亡更是历史的悲剧。

修辞手法:

  • 比喻:巫山的阳光和云彩的消失,象征着对故乡的失去与时间的流逝。
  • 拟人:用“涕落”表现情感的真实与深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韵律感增强,提升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陈子昂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对历史沧桑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反映诗人对未来的期许。
  • 故乡:代表诗人心灵的归属,是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巫山:作为现实的阻隔,象征着距离和隔离。
  • 彩云:象征美好与渺茫,隐喻着诗人对故乡的梦幻化追忆。
  • 泪水:表达了思乡的痛苦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朝发宜都渚”中“宜都”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南
    • B. 湖北
    • C. 四川
    • D. 江西
  2. 诗中提到的“巫山”象征什么?

    • A. 现实的阻隔
    • B. 美好的回忆
    • C. 个人的奋斗
    • D. 历史的辉煌
  3. “涕落沾衣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清晨出发的意境,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兄弟的思念与家国情怀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陈子昂的《感遇·之廿七》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陈子昂更侧重于历史感的反思,而李白则更直接地表达了个人情感。
  • 在意象上,陈子昂使用巫山、彩云等自然景象,李白则用月亮、床前明月光,二者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查询

过裴舍人故居 送惠法师游天台,因怀智大师故居 汉阳献李相公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 西陵寄一上人 送李将军(一作送开府侄随故李使君旅亲却赴上都) 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 登馀干古县城 上阳宫望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者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窟岩 懮受 感戴莫名 批次 饿虎饥鹰 水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牙字旁的字 口授心传 深孚众望 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千牍 三撇旁的字 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坦迤 荡产倾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