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0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0:09
感遇·之廿九
作者: 陈子昂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噎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拳局竞万仞,崩危走九冥。
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
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在丁亥年的暮色中,西山传来了战争的消息。
沿着邛道运送粮食,手握长矛的将士们争夺着羌城。
严寒的冬天,阴风凛冽,从穷山恶水中透出云雾。
昏暗的天色令我感到无昼无夜,飞来的文书又让我心惊。
拳头比拼在万仞高的地方,崩溃的危险向深渊倾斜。
在那一片高峰与深壑之中,冰雪漫步,令人悲哀。
圣人治理宇宙,听闻大道的平坦与和谐。
然而肉食者何以得失,藜菜与葵菜却依旧纵横。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号少白,唐代诗人,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诗歌创作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常以抒情和抒怀为主,强调个体的情感和历史的沉重感。
本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局势不安,战争频繁。诗人通过描绘严冬的凛冽和战争的惨烈,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士人理想的思考。
《感遇·之廿九》是一首充满历史厚重感的诗,陈子昂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刻画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与个人的内心挣扎。诗中运用了严冬的自然景象与战争的惨状进行对比,以此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开篇之“丁亥岁云暮”,即是以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唤起读者的情感。紧接着描绘西山的“甲兵”,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仿佛战争已至。诗中的“赢粮匝邛道”,不仅描绘了战争的后勤问题,更反映出人们在战争中承担的苦难。
后半部分,诗人用“拳局竞万仞,崩危走九冥”来象征战争的惨烈与无情。无论是身处“峰壑里”的士兵,还是“冰雪行”的孤行者,皆是在困境中挣扎和哀怨。最后两句“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反映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与现实的悲哀对比,使整首诗在激烈的情感冲突中更显深邃。
整首诗歌通过对战争和自然的描绘,反映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理想的渴望。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紧密结合,传达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甲兵”是指什么?
A. 兵器
B. 食物
C. 书信
D. 车辆
“严冬阴风劲”表明了什么样的环境?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冬天
C. 炎热的夏天
D. 秋天的凉爽
诗中“肉食谋何失”的意思是?
A. 上层社会的得失
B. 民众的生活
C. 战争的胜负
D. 自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