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

时间: 2025-04-27 04:11:10

诗句

短翎长喙喜喧卑,曳练双翔亦自奇。

赖有黄鹂斗嬛好,独依藓石立多时。

绿阴青子已愁人,忍见中庭燕麦新。

周怅刘郎今白首,时来看卷觅余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1:10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短翎长喙喜喧卑,
曳练双翔亦自奇。
赖有黄鹂斗嬛好,
独依藓石立多时。
绿阴青子已愁人,
忍见中庭燕麦新。
周怅刘郎今白首,
时来看卷觅余春。

白话文翻译:

短短的翅膀和长长的喙,喜爱在低处喧闹;
轻盈的双翅在空中飞翔,也显得独特而奇妙。
幸好有黄鹂在对唱,独自依偎在青苔石上,静立了许久。
浓绿的树阴下,青色的果子让人感到忧愁,
忍不住看到中庭的燕麦已然新绿。
周围感叹刘郎如今已白头,
偶尔来看看这卷子,寻找往日的春光。

注释:

  • 短翎: 指短小的鸟翅。
  • 长喙: 指长长的鸟嘴。
  • 曳练: 指轻盈地飞翔。
  • 黄鹂: 一种鸟,鸣声悦耳。
  • 藓石: 生长苔藓的石头。
  • 青子: 青色的果实。
  • 燕麦: 一种作物,可能指代生长的禾苗。

典故解析:

  • 刘郎: 可能指代刘禹锡,诗中提到他已白头,暗示时光流逝和对友人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他在此地的生活显得格外清淡,时常感怀往昔,故而写下此诗以抒发对春天和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过往时光的深切怀念。诗中初描绘鸟类的形态,通过“短翎长喙”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似乎能听到鸟儿的欢叫声与它们在空中翱翔的姿态。接着,诗人引入黄鹂的吟唱,增添了自然的和谐美。之后的“绿阴青子”则转向对人事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忧愁,尤其是看到新生的燕麦,触动了对往昔的思念。

在最后两句中,苏轼用“周怅刘郎今白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温柔而又深邃的忧伤。诗的意境在自然与人生的对比中,显得愈发动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短翎长喙喜喧卑:描绘鸟类的特征,表现出它们的活泼。
    2. 曳练双翔亦自奇:展现鸟儿飞翔的美妙,表现出自然的奇异。
    3. 赖有黄鹂斗嬛好:黄鹂的歌声打破寂静,带来生动的艺术效果。
    4. 独依藓石立多时:表现黄鹂的独立与安静,形成对比。
    5. 绿阴青子已愁人:自然景色引发诗人的忧愁,令人沉思。
    6. 忍见中庭燕麦新:看到新生的燕麦,唤起对春天的渴望。
    7. 周怅刘郎今白首:借刘郎的白发,表达时间流逝的感慨。
    8. 时来看卷觅余春:希望在回忆中寻找曾经的春天。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鸟类的描写比喻生命的鲜活。
    • 拟人:黄鹂的歌声被赋予了情感,仿佛在与人对话。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怀念,感叹时光的流逝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短翎: 象征活泼与生命力。
  • 黄鹂: 代表自然的和谐美。
  • 绿阴: 象征生机与希望。
  • 白首: 代表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短翎长喙”指代什么?

    • A) 短小的鸟翅和长长的鸟嘴
    • B) 高大的树木
    • C) 快速的流水
  2. “绿阴青子”主要表现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忧愁
    • C) 快乐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忧愁,但其更为沉重和悲观,而苏轼的《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则在忧愁中带有对美的向往与珍惜。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早起 陪郡守游西园 秫坡像赞 余山 其二 余山 赵会初心提举 閒居 其二 溪岩杂咏 其六 溪岩杂咏 其五 溪岩杂咏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松柏之寿 驷马轩车 千里意 同字框的字 无容置疑 冒名 羽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兵革 首字旁的字 十八侯 白水鉴心 破胆寒心 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华盛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