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时间: 2025-05-06 19:18:05

诗句

分携如昨。

人生到处萍飘泊。

偶然相聚还离索。

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尊前一笑休辞却。

天涯同是伤沦落。

故山犹负平生约。

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8:05

原文展示: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白话文翻译:

分离相携就像昨天一样,人生在各处漂泊如浮萍。偶尔相聚又要分离。多病多愁,应该相信一切都是错的。在酒杯前一笑,别再推辞。天涯海角都是伤感沦落。故乡依旧辜负我一生的诺言。向西望去峨眉山,长久羡慕那归飞的仙鹤。

注释:

  • 分携:指分开携手,形容离别。
  • 萍飘泊:表示人生漂泊不定,像水面上的浮萍一样。
  • 离索:再一次的离别。
  • 多病多愁:形容身体多病,心情多愁。
  • 尊前:指酒杯前。
  • 一笑:表示轻松、欢快的情绪。
  • 故山:指故乡。
  • 平生约:一生的诺言。
  • 峨眉:指峨眉山。
  • 归飞鹤:寓意自由自在的归去,象征向往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词,也有婉约之作,深受后世推崇。苏轼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醉落魄》是苏轼在晚年时写的一首词。此时的他经历了多次的政治波折与个人的磨难,心中愁苦难解。词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昔日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醉落魄》这首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而让人印象深刻。苏轼在作品中通过对人生漂泊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与相聚的无奈。他以萍飘泊的意象比喻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命运的捉弄。词中“多病多愁”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自身的苦闷,也反映了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

在表达愁苦之余,诗人又通过“尊前一笑休辞却”的句子,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仍然选择在酒杯前轻松一笑,似乎在告诉读者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幸,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是多么重要。此时的欢笑成为了对人生苦难的一种反抗,也是一种自我解脱。

最后,诗人向西望去的峨眉山和对归飞鹤的羡慕,象征着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表达了人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整首词情感丰富,意象深刻,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希冀,让人读后深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分携如昨:回忆过去的相聚,感慨时间的流逝。
  2. 人生到处萍飘泊:人生如浮萍,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归宿。
  3. 偶然相聚还离索:偶尔的相聚也会再次分离,人生无常。
  4. 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多病多愁让人感到不安,或许一切都是错误的。
  5. 尊前一笑休辞却:在酒杯前,不要推辞,尽情享受眼前的快乐。
  6. 天涯同是伤沦落:无论身在何处,大家都在感受人生的伤痛与沦落。
  7. 故山犹负平生约:对故乡的期待与失望,承诺无法兑现。
  8. 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向西望去,羡慕那自由自在归去的仙鹤,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萍飘泊”,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漂泊无定。
  • 对仗:如“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等,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尊前一笑”让饮酒的场景充满生气,表现出人性的一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词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离愁,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相聚与离别、苦痛与欢笑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生活困境中仍然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漂泊与无根。
  • :象征欢聚与忘忧。
  • 故山:象征故乡与乡愁。
  • 峨眉:象征理想与向往。
  • 飞鹤:象征自由与归宿。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艺术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人生到处萍飘泊”中的“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漂泊无定的状态
    C. 一种食物

  2. 诗中提到的“尊前一笑休辞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欢快
    C. 生气

  3. “西望峨嵋”中“峨眉”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苏轼《醉落魄》 vs 李清照《如梦令》

两首词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但苏轼的作品侧重于对漂泊生活的深刻反思,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女性对爱情与生活的细腻感受。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与心理状态。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杨家嘴却寄舫斋承宣 薄暮 广福桥 因视饥籍夜投山寺憩宿有述 花豹梁 夜坐 和倥侗生春日看花之作 拟唐长安春望 蓦山溪·芳菲叶底 雪明鳷鹊夜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吾祖 小贩 业户 缶字旁的字 蠢蠢思动 金字旁的字 歹结尾的成语 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杜门面壁 搀前落后 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潜移阴夺 遗庆 万世一时 自寻死路 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