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16
投闲非避世,导引学修真。
物外元无事,壶中别有春。
水声清梦寝,山色上衣巾。
已矣将安往,乡关渺战尘。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选择隐居以修炼道理。诗人认为,世间万物都与他无关,内心的春天在于内心的修行与领悟。水声如梦般清澈,山色如同衣巾般柔和。如今已然不知该往何处,故乡已在战乱的尘埃之中变得遥不可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鼎(1049年-1119年),字次公,号东轩,宋代著名的词人和政治家。他在政治上曾任多个官职,因反对权臣而遭贬。赵鼎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在宋代,正值赵鼎政治生涯的动荡时期。因政局复杂,赵鼎选择隐居,表现出对世俗权力的厌倦与对内心追求的向往。
赵鼎的《东轩即事二首 其一》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权力的逃避。诗的开头“投闲非避世”,道出他选择隐居的原因并非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修炼。这里的“导引学修真”,透露出他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强调内心的修行与真实的探索。
“物外元无事,壶中别有春”一句,诗人描绘了一种超然的心态,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水声清脆,山色如画,构建出一幅清新的自然图景,既是外在环境的描写,也是内心世界的映射。
最后两句“已矣将安往,乡关渺战尘”,则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战乱的尘埃让他对故乡的归属感变得渺茫。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结合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纷扰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赵鼎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物外元无事”意指什么?
“壶中别有春”中“春”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