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0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02:54
冥搜入仙窟,半夜水堂前。
吾道只如此,古人多亦然。
萤沈荒坞雾,月苦绿梧蝉。
因忆垂纶者,沧浪何处边。
在幽暗中探索仙境,半夜时分在水边的堂前。
我的道理就这样,古人也多有相似。
萤火虫在荒凉的坞边沉沉地飞舞,月光下绿梧树上蝉鸣凄苦。
因此想起了那位垂钓的人,沧浪水边到底在何处呢?
贯休(公元834年-912年),字子真,号青山,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贯休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思考,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贯休的《怀方干、张为》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开篇“冥搜入仙窟,半夜水堂前”,诗人用“冥搜”这一动词,描绘出一种神秘而孤独的探索状态,仿佛在寻找心灵的归属。诗中提到“吾道只如此,古人多亦然”,这句话强调了诗人与古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展现了一种对传统哲理的认同。
接下来的句子,“萤沈荒坞雾,月苦绿梧蝉”,描绘了一个寂寥的夜晚,萤火虫在雾中沉沉飞舞,月光照耀下的绿梧树上,蝉声显得格外凄苦,营造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这种意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也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最后,诗人因想起“垂纶者”,而对“沧浪何处边”的追问,暗示了对人生方向和归属的迷茫。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方向的迷茫与思索,以及对自然的深情眷恋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人通过“冥搜入仙窟”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向往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古人的否定
“萤沈荒坞雾”中,萤火虫的意象象征什么?
a) 希望
b) 孤独
c) 快乐
诗中的“垂纶者”指的是?
a) 钓鱼的人
b) 学者
c) 诗人
贯休《怀方干、张为》与李白《月下独酌》对比:
两首诗都涉及到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思索,但贯休更多地表现出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孤独的探寻,而李白则是在月下独酌中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对友谊的思念。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