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7: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7:05:14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作者:贯休 〔唐代〕
霍嫖姚,赵充国,天子将之平朔漠。
肉胡之肉,烬胡帐幄,千里万里,惟留胡之空壳。
边风萧萧,榆叶初落,杀气昼赤,枯骨夜哭。
将军既立殊勋,遂有胡无人曲。
我闻之天子富有四海,德被无垠。
但令一物得所,八表来宾,亦何必令彼胡无人。
霍嫖姚和赵充国都是大将,天子命令他们征伐北方的胡人。
胡人的肉体被消灭,烧毁了他们的帐篷,纵然战斗千里万里,
却只留下胡人的空壳。
边地的风萧瑟,榆树的叶子开始落下,
白昼的杀气如同赤色,夜晚的哭声如同枯骨。
将军们因为立下赫赫战功,便有了“胡无人”的曲子。
我听说天子富有四海,德行被众人所钦佩。
只要让一物得到安置,八方的宾客就会前来,
何必让他们胡人无人呢?
作者介绍:贯休,字子渊,号天池,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僧人,擅长诗歌,尤其是五言律诗与绝句。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是在国家统一、边疆安定的背景下,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贯休通过描写胡人被征伐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以战争为背景,透过将军的征战和胡人的消亡,展现了一个充满杀戮与悲伤的画面。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胡人被征伐的惨状,使用了“肉胡之肉”和“杀气昼赤”的形象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以“将军既立殊勋,遂有胡无人曲”反思战争的代价,尽管将军们因胜利而受荣,而诗人则以“天子富有四海,德被无垠”来展现理想的治理理念,强调真正的和平与繁荣并非通过武力征服而得来的。
诗的最后一句“亦何必令彼胡无人”更是引发深思,质疑了战争的必要性,暗示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贯休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描写战争的诗,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反映了战后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代价的深刻反思,呼唤人们对和平的珍视。
诗词测试:
下列哪位将领与霍嫖姚一同征伐胡人?
A. 李白
B. 赵充国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八表来宾”指的是:
A. 四面八方的宾客
B. 将士们
C. 胡人
诗人对战争的态度是:
A. 积极支持
B. 反思与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