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5:43
介亭饯杨杰次公
作者:苏轼 〔宋代〕
篮舆西出登山门,
嘉与我友寻仙村。
丹青明灭风篁岭,
环佩空响桃花源。
前朝欲上已蜡屐,
黑云白雨如倾盆。
今晨积雾卷千里,
岂畏触热生病根。
在家头陀无为子,
久与青山为弟昆。
孤峰尽处亦何有,
西湖镜天江抹坤。
临高挥手谢好住,
清风万壑传其言。
风回响答君听取,
我亦到处随君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西山的游玩情景。诗人乘坐竹舆,向西出发,前往寻仙的村庄。途中看到丹青的画面在风中闪烁,听到环佩的声音在桃花源中回响。回忆前朝想要上山时穿着木屐,恰逢黑云白雨如倾盆而下。今晨积雾弥漫,卷起千里,诗人毫不畏惧可能引发的疾病。在家中,无所事事的头陀与青山为兄弟。孤峰尽头又有什么呢?西湖像镜子般映照着天空与江河。临高处挥手告别,感谢美好生活,清风在万壑之间传递着话语。风回声中,你我都能听见,我也愿意随你游历四方。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其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风格多变。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苏轼与友人杨杰分别之际,表露了他对友人的不舍与对山水的热爱,展现了他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对自然的向往。
《介亭饯杨杰次公》是一首描绘友谊和自然美的诗。诗人在开头用“篮舆西出登山门”描绘出轻松愉快的出游情景,表达了他与朋友共同寻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接下来的“丹青明灭风篁岭,环佩空响桃花源”不仅展现了山水的美丽,还通过环佩声的空灵感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诗中的天气变化,尤其是“黑云白雨如倾盆”与“今晨积雾卷千里”的对比,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的多变和诗人乐观的态度。即便是浓雾弥漫,诗人依然不畏惧,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洒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几句“临高挥手谢好住,清风万壑传其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生活的感激,传递出一种洒脱与知足的情怀。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和友谊之情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借助自然景色与友谊,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篮舆”是指什么?
A. 一种交通工具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衣服
诗中的“黑云白雨”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A. 晴天
B. 暴风雨
C. 雪天
诗人对友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冷漠
B. 感激与祝福
C. 怀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苏轼的《介亭饯杨杰次公》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友谊的温暖,而王维则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