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6:45
和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作者:苏轼
长春如稚女,飘颻倚轻颸。
卯酒晕玉颊,红绡卷生衣。
低颜香自敛,含睇意颇微。
宁当娣黄菊,未肯姒戎葵。
谁言此弱质,阅世观盛衰。
頩然疑薄怒,沃盥未可挥。
瘴雨吹蛮风,凋零岂容迟。
老人不解饮,短句余清悲。
春天如同一个稚嫩的少女,轻盈地依靠在微风中。
酒醉后,她的脸颊泛起红晕,红色的绡帕卷起她的衣裳。
她低下头,香气自然而然地收敛,眼中含着微妙的情意。
宁愿做那黄菊的姐妹,也不愿意做那戎葵的侍女。
谁说她这娇弱的身材,不能经历世事的盛衰?
她的脸上似有微怒,洗手的水尚未挥去。
瘴气与暴风交织,凋零的命运岂能容忍耽搁?
老人无法理解她的饮酒,短短的句子中透出一丝清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情感。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苏轼在政治上曾多次遭遇挫折,但其文学成就却极为显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苏轼流亡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通过春天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世间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以“长春”作为开篇,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青春的美好。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女性的柔弱与坚韧,展现出一种内心的矛盾。苏轼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少女的清丽与娇羞,酒醉后的红晕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
在意象上,诗中提到的“黄菊”与“戎葵”分别代表了纯洁与世俗的对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中的“瘴雨”和“蛮风”则象征了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反映了诗人无奈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青春的珍视,也有对生活苦涩的反思,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深刻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思考。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内心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青春的无尽眷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长春如稚女”中的“长春”是指什么?
诗的中心思想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