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荣木 其四

《荣木 其四》

时间: 2025-05-01 01:55:05

诗句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5:05

原文展示: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白话文翻译:

先师的教诲,我怎能让它失落!
四十岁时无名声,这并不可怕。
用名车来涂抹我的名声,骑上名马出发。
纵使千里遥远,谁敢不去抵达!

注释:

  1. 先师:指代自己的老师,强调承传的教诲。
  2. 云坠:意为失落、遗忘。
  3. 四十无闻:指作者四十岁时仍然默默无闻。
  4. :涂抹,形容用名声装饰。
  5. 名车、名骥:象征名声和地位。
  6. 千里虽遥:比喻目标或理想的远大。
  7. 孰敢不至:问句,表示积极向上的态度。

典故解析:

“先师遗训”可能指的是古代儒家学者对弟子们的教诲和期望,强调传承的重要性。诗中的“千里”意象亦常见于古文,表示追求远大目标的决心与勇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隐士。他以田园诗闻名,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创作背景:
《荣木》系列诗作反映了陶渊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尤其是在他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理想破灭后,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诗歌鉴赏:

陶渊明在这首《荣木 其四》中,展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追求精神。诗的开头提及“先师遗训”,不仅表达了对师训的尊重,也暗示了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仰。接着提到“四十无闻”,陶渊明并不以此为惧,反而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认为名声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他用“脂我名车,策我名骥”来形容自己的决心,虽说名声和地位重要,但自己更看重的是追求理想的过程。最后一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则是一种激励,鼓舞自己勇敢追求远大的理想,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现出陶渊明虽处于无名之境,却仍然坚守理想与信念的精神世界。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追求,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传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强调师训的重要性与自身的责任感。
    •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面对无名的现实,表现出不屈服的态度。
    •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用名声来装饰自己,展示自我价值的方式。
    •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强调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勇气,表明无畏艰难的心态。
  2.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名车、名骥”比喻名声和理想,形象生动。
    • 反问:通过“孰敢不至”反问,增强了自信和气势。
  3.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定追求,以及他对名声与地位的淡泊态度,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1. 先师:象征智慧与传承,代表着人生指导。
  2. 名车、名骥:象征地位与声望,反映追求的动力。
  3. 千里:象征目标的远大,寓意追求理想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先师遗训”是指什么?

    • A. 自己的名声
    • B. 老师的教诲
    • C. 自然的启示
  2. “四十无闻”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 A. 害怕无名
    • B. 无所谓名声
    • C. 对未来的担忧
  3.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体现了什么精神?

    • A. 退缩
    • B. 坚定追求
    • C. 消极面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也是表达隐逸生活和理想追求的优秀诗作。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陶渊明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洒脱的饮酒豪情。两者在表达方式上截然不同,但同样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1. 陶渊明《诗词全集》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陶渊明评传》

相关查询

访李钢草堂不遇 石竺山二十咏 蚊二首 其二 闻祥应庙优戏甚盛二首 示画者 陈郎玉汝之官 挽王华甫提刑二首 辟支岩 和黄彦华帅机六言十首 其五 长相思·朝有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扫兴而回 亲歡 门闾之望 钻石 鬥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燕颔虬须 不复堪命 方字旁的字 柴告 三点水的字 冲正 岳湛 包含臼的成语 姑射神人 包含源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