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涟上别王秀才

《涟上别王秀才》

时间: 2025-04-28 08:22:57

诗句

飘飖经远道,客思满穷秋。

浩荡对长涟,君行殊未休。

崎岖山海侧,想像无前俦。

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

东路方箫条,楚歌复悲愁。

暮帆使人感,去鸟兼离忧。

行矣当自爱,壮年莫悠悠。

余亦从此辞,异乡难久留。

赠言岂终极,慎勿滞沧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22:57

原文展示:

飘飖经远道,客思满穷秋。
浩荡对长涟,君行殊未休。
崎岖山海侧,想像无前俦。
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
东路方箫条,楚歌复悲愁。
暮帆使人感,去鸟兼离忧。
行矣当自爱,壮年莫悠悠。
余亦从此辞,异乡难久留。
赠言岂终极,慎勿滞沧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王秀才的深切思念和即将离别的感伤。远道而来的漂泊旅人,心中充满了孤独的思绪,尤其在秋天的萧瑟中愈加显得浓厚。面对浩荡的长涟,友人仍在途中未曾停留。崎岖的山海旁,诗人想象着没有人能够与之相比的旅途。为何星光照耀着乘舟的人,却突然想要沉没于水中?东路的箫声哀怨,楚地的歌声更是增添了悲愁。傍晚的帆船令人感伤,飞鸟的离去更添忧愁。行走在外,应该珍惜自己,壮年时不要过于悠然。诗人也决定从此告别,异乡难以长久停留。赠言难以终了,切勿在这沧海中滞留。

注释:

  • 飘飖:形容漂浮或摇曳的样子。
  • 客思:客居他乡的思绪。
  • 长涟:长长的涟漪,指水面波纹。
  • 君行:指朋友的行程。
  • 崎岖:形容道路不平,艰难。
  • 照乘珠:比喻星光照耀。
  • 欲暗投:想要沉没、消逝。
  • 东路:指东边的道路。
  • 楚歌:指楚地的悲歌。
  • 暮帆:傍晚的帆船。
  • 异乡:他乡,远离故土的地方。
  • 沧洲:比喻广阔的海洋或江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约704年-765年),字达夫,号白华,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太原,后迁至长安。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生活和豪情壮志,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涟上别王秀才》写于高适和王秀才即将分别之际,表达了友人相聚的愉悦和即将离别的惆怅。诗中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开篇以“飘飖经远道”引入,描绘了诗人远行的状态,浑然天成,勾勒出一种孤独的旅程。接着通过“浩荡对长涟”,诗人面对浩瀚的水面,心中思绪万千,友人尚未归来,思念之情浓烈。后面几句通过描写崎岖的山海与想象的无前之旅,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友人行程的牵挂。最终,诗人在感伤与思念中,决心珍惜当下,告别异乡,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高适作为唐代诗人的深厚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飘飖经远道:形容自己在遥远的路途中,内心漂浮不定。
  2. 客思满穷秋:在秋天的萧瑟中,思乡之情愈加浓厚。
  3. 浩荡对长涟:面对宽广的水面,感慨万千。
  4. 君行殊未休:朋友的旅途依然没有停止。
  5. 崎岖山海侧:形容旅途艰难,山海相伴。
  6. 想像无前俦:想象中没有与之相似的人。
  7. 何意照乘珠:比喻星光照耀,意指美好却脆弱。
  8. 忽然欲暗投:突然想到放弃,沉没于水中。
  9. 东路方箫条:东边的箫声诉说着悲伤。
  10. 楚歌复悲愁:楚地的歌声使悲愁更加浓厚。
  11. 暮帆使人感:黄昏的帆船让人感伤。
  12. 去鸟兼离忧:飞鸟的离去增添了忧愁。
  13. 行矣当自爱:在外行走,要珍惜自己。
  14. 壮年莫悠悠:年华壮丽,不应过于悠闲。
  15. 余亦从此辞:我也决定告别。
  16. 异乡难久留:在他乡难以久留。
  17. 赠言岂终极:赠言难以尽述。
  18. 慎勿滞沧洲:要谨慎,不要滞留在浩瀚的海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何意照乘珠”,用星光比喻美好的事物。
  • 对仗:如“行矣当自爱,壮年莫悠悠”,工整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暮帆使人感”,赋予帆船以感情,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即将分别的感伤,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珍惜当下的劝诫。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萧瑟和思念。
  • :象征着流逝的时间和思绪。
  • 山海:象征着艰难的旅途与人生。
  • 箫声、楚歌:象征着悲伤的情感。
  • 暮帆、去鸟:象征着离别与无奈。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客思”指的是什么? a) 游玩
    b) 思乡
    c) 游子

  2. “何意照乘珠”中的“照”指的是什么? a) 照亮
    b) 反射
    c) 影子

  3. 诗人希望在离别时如何对待自己? a) 轻松
    b) 珍惜
    c) 放弃

答案:

  1. b) 思乡
  2. a) 照亮
  3. b) 珍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 高适《涟上别王秀才》:以离别为主题,情感深沉,意象丰富。
  • 王之涣《登鹳雀楼》:虽同为边塞诗,但更侧重于壮志豪情,以自然景观描绘豪情壮志。

这两首诗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菩萨蛮(赋玉蕊花) 桃源忆故人 祝英台近 南浦 西江月(赋木犀香数珠) 西江月(闺思) 步月 醉公子 咏梅寄南湖先生 鹧鸪天 其三 鹧鸪天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劲道 辉容 山字旁的字 意切辞尽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包含阑的成语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包含涕的词语有哪些 歹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疑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疑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后手不上 金字旁的字 安安静静 览物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闪躲 鬼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一游一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