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乡子·自述

《南乡子·自述》

时间: 2025-05-02 12:36:55

诗句

凉簟碧纱厨。

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

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

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

占得人间一味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6:55

原文展示:

南乡子·自述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
读尽床头几卷书。搔首赋归欤。
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
占得人间一味愚。


白话文翻译:

凉爽的竹席和青色的纱帘,
我在午后微风中打盹。
睡醒时听到晚间的衙门没有任何事情,
慢慢地享受宁静。
床头的几卷书已经读完,
我搔着头思索着归隐的事情。
感觉到对功名的追求懒得再去追逐。
如果问起使君的才华与学问,
又能如何呢?
不过是得到了人世间一味的愚昧而已。


注释:

  • 凉簟:凉爽的竹席。
  • 碧纱厨:指绿色的纱帘,形容环境清幽。
  • 晚衙:指傍晚的官衙,暗示工作结束。
  • 徐徐:形容缓慢的样子。
  • 搔首:形容思索或困惑的样子。
  • 功名:指官职和名声。
  • 使君:指地方官员,常用于代指有权势的人。
  • 一味愚:形容对世俗追求的无奈和愚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兼任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情的作品,也有清新婉约的诗篇。苏轼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理想与情感,兼具哲理性和生活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当时他身处逆境,心境却愈加宁静,体现出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追求内心安宁的生活哲学。


诗歌鉴赏:

《南乡子·自述》是苏轼在被贬期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词构建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环境,诗人以“凉簟碧纱厨”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凉、舒适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夏日午后的宁静。

诗人在这份宁静中,享受着“清风”和“睡余”的闲适时光,表明他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在晚间的衙门里没有任何事务,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反映出他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接下来的“读尽床头几卷书”,则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尽管他在外界的追求上有所放弃,但他依然在内心深处寻找着自我归属。

最后两句“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则是对世俗功名的讽刺。即使他人有才华、地位又如何?在他看来,那不过是一种愚昧的追求。整首词在平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苏轼的智慧与洒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凉簟碧纱厨:描绘出一个清凉的环境,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 一枕清风昼睡馀:在微风中打盹,体现出一种恬淡安逸的生活状态。
  •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表达出对生活宁静的享受,没有烦恼。
  • 读尽床头几卷书:显示出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阅读的乐趣。
  • 搔首赋归欤:思索归隐的生活,表现出对功名的厌倦。
  • 自觉功名懒更疏:对功名的淡漠,体现出内心的自由与解脱。
  •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对世俗权势的质疑,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
  • 占得人间一味愚:总结出对世俗的无奈和批判,表达出一种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凉簟碧纱厨”与“睡听晚衙无一事”,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功名”比作一种负担,表现出对其的厌倦。
  • 拟人:对“晚衙”拟人化,体现出生活的安静。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在逆境中保持的洒脱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簟:象征着清凉与安逸,反映出诗人渴望的生活状态。
  • 碧纱:代表了清幽的环境,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 清风:象征着自由与舒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 书卷:象征知识与智慧,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乡子·自述》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凉簟碧纱厨”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书房
    • B. 书卷
    • C. 生活环境
    • D. 官衙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对功名的追求
    • B. 对世俗愚昧的反思
    • C. 对生活的满足
    • D. 对知识的渴求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 - 苏轼:同样反映了他对人生感悟的作品。
  • 《静夜思》 - 李白:表达了对宁静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南乡子·自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现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苏轼更为洒脱,陶渊明则更为隐逸。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接花 寄友人 寄题正伦侄舫斋诗二首 寄题正伦侄舫斋诗二首 寄题黄及之谷神馆 寄饶德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世人皆知 矛字旁的字 寓馆 迎神赛会 鹿字旁的字 捏捏扭扭 府官 曰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烈火辨玉 大眼瞪小眼 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六神无主 骨骼肌 歪开头的成语 封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