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23
点绛唇·闲倚胡床
作者: 苏轼 〔宋代〕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自从添个。
风月平分破。
在闲暇时,我倚靠在胡床上,看到庾公楼外的千朵山峰。
我和谁一起坐在这里呢?明月和清风只有我。
如果有朋友来,唱歌时我一定会和着唱。
你还知道吗?自从添了你这个朋友,
风和月的美好都被我们一同分享了。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的情感,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生活境遇艰难,但他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通过自然景色寄托情感,表达对友谊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点绛唇·闲倚胡床》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宁静。全词以“闲倚胡床”开篇,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景。接着提到庾公楼外的千朵山峰,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与谁同坐”引出对友人的思念,反映出诗人渴望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明月和清风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而后,诗人提到如果有朋友来访,必定会唱歌相和,体现出他对友谊的珍视与期待。最后一句“风月平分破”更是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整首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和友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苏轼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庾公楼”是指哪个地方?
A. 黄州
B. 庐山
C. 洛阳
D. 长安
“明月清风我”中的“我”指的是谁?
A. 朋友
B. 自己
C. 风月
D. 山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