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一丛花·初春病起

《一丛花·初春病起》

时间: 2025-05-03 04:37:32

诗句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37:32

原文展示:

一丛花·初春病起
作者: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
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
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
孤衾易暖,
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
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
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悰,
疏慵自放,
惟爱日高眠。

白话文翻译:

今年春天刚开始,腊月的余寒仍然侵袭着大地,冰雪融化后春天显得格外娇美。东风传来了春的消息,但无人能够看到,露水微微滋润着柳树和花边。寒冷的夜晚虽然漫长,但独自一人裹在温暖的被子里,钟声和鼓声渐渐变得清晰而圆润。今天早晨,初升的太阳半掩在山头,楼阁上弥散着淡淡的烟雾。游人们已经开始计划去寻花问柳,小桃和杏花应该已经争先开放。然而我因病而衰弱,懒散得不想动,唯独喜欢在日光高照时悠然入睡。

注释:

  • :腊月,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春妍:春天的美丽。
  • 东风:象征春天的风。
  • 微意:微弱的情意,指春天的气息。
  • 孤衾:孤独的被子,指一个人睡觉。
  • 钟鼓:古代用于报时的乐器。
  • 寻芳计:寻找花卉的计划。
  • 小桃杏:指桃花和杏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也是政治家。苏轼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初春,正值苏轼因病卧床之际,虽然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但因身体不适,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懒散。因此,诗中透露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病痛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一丛花·初春病起》展现了苏轼在春季之际的情感与思考。诗的开篇,诗人通过对春天初临的描绘,展现了春的气息与生命的复苏。然而,随着“腊侵年”一句,诗人自觉春天的寒意仍未完全消散,暗示了自身的病痛与无奈。接着,诗人用“东风有信无人见”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期盼,但又因病而无法亲自去感受春的美好。诗中“寒夜纵长,孤衾易暖”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孤独的状态,温暖的被子虽能驱散寒冷,却无法填补内心的孤寂。

随着“朝来初日半衔山”的描写,诗人对早晨的描绘显得格外柔和,透出一种清新与希望。然而,紧接着又提到游人们的“寻芳计”,显示出外界的热闹与生机,与自己因病而无所作为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惟爱日高眠”,不仅流露出对懒散的自嘲,更是一种对生活无奈的接受,表现出诗人对健康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妥协。

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因病而产生的孤独与无奈,整体情感深邃而含蓄,充满了诗人的哲思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年春浅腊侵年:春天刚刚开始,腊月的寒意仍然在侵袭。
  • 冰雪破春妍:冰雪融化后春天的美丽显露。
  • 东风有信无人见:春风吹来,但没有人能看到它的到来。
  • 露微意柳际花边:微弱的露水蕴含着春的气息,滋润着柳树和花边。
  •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漫长的寒夜中,孤独的被子虽然温暖,但心中仍感孤寂。
  • 钟鼓渐清圆:钟声和鼓声逐渐清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朝来初日半衔山:早晨的初阳半掩在山头,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楼阁淡疏烟:楼阁上飘着淡淡的烟雾,营造出空灵的意境。
  • 游人便作寻芳计:游人们开始计划去寻找春花。
  • 小桃杏应已争先:桃花和杏花应该已经开始争相开放。
  •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因病衰弱,懒散不愿动。
  • 惟爱日高眠:唯独喜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懒散地睡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东风有信”,春风被赋予了生命的特性。
  • 拟人:将春风和春天的气息拟人化,增加了春的生动性。
  • 对仗:如“钟鼓渐清圆”,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中,因病而感到的无奈与孤独,展现了对生命与健康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对春天的深切眷恋。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东风:春的使者,传递着温暖与生机。
  • 冰雪:代表寒冷与过去的沉寂。
  • 孤衾:象征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 小桃杏: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腊侵年”意指什么? A. 春天已经到来
    B. 冬天的寒冷仍在
    C. 夏天即将来临
    答案:B

  2. “惟爱日高眠”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旅行
    B. 健康
    C. 懒散的生活
    答案:C

  3. “游人便作寻芳计”中的“芳”指的是什么? A. 花香
    B. 美丽的风景
    C. 花卉
    答案:C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理解《一丛花·初春病起》的诗意与情感,感受到苏轼在春天与病痛之间的复杂心境。

相关查询

自大乘将游汤泉道中 题历阳天庆观自然庵 无题三首 其三 无题三首 其二 无题三首 其一 书长干僧房 回酒 昨日偶到北观蒙君俞元载元发明叔惠然见过 谢陈无己相访 食笋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曰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包含均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貌离神合 径衢 面貌狰狞 包含屦的词语有哪些 麟角虎翅 成群作队 禾字旁的字 懋德 应规蹈矩 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袍鱼 鹊尾炉 班衣戏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