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3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37:29
菩萨蛮·回文
作者:苏轼 〔宋代〕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尤其是红梅花的娇小和柔美。诗人通过“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的句子,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感受,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以及对离别的惋惜。
这首词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可以看出诗人对离别的感伤,表现了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生命如同梅枝般脆弱,离别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主题。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苏州人,北宋著名词人、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丰富而著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他因政治原因被贬的时期,面对人生的种种无奈与离别,他的词中愈发流露出对人、事、物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江南春日的美丽画卷,诗人通过“红梅小”这一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词中“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两句,运用了对称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对老人与离别的感悟,诗人传达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珍惜。整体上,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景,更深层次地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苏轼在这短短的八句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细腻观察,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的结合,表达了对生命流转、离别的深刻思考,同时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窥我向疏篱”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 对时间的无奈
C. 美丽的风景
“离别惜残枝”中的“残枝”象征什么?
A. 新生命的开始
B. 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C. 美好事物的存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