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时间: 2025-05-03 22:10:07

诗句

宠渥征黄渐,权宜借寇频。

湖南安背水,峡内忆行春。

王室仍多故,苍生倚大臣。

还将徐孺子,处处待高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0:07

原文展示: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杜甫

宠渥征黄渐,权宜借寇频。
湖南安背水,峡内忆行春。
王室仍多故,苍生倚大臣。
还将徐孺子,处处待高人。

白话文翻译:

我把这首诗献给即将前往湖南的韦中丞。
因为宠爱而征召黄河渐渐变得稀少,
权宜之计常常依靠外敌入侵。
湖南的局势岂能安稳,
在峡谷中回忆起春天的游历。
王室仍然有许多旧事,
苍生期望依靠大臣的庇护。
我还将徐孺子(徐志摩)寄托在这里,
希望他能够在各地遇到高人。

注释:

  • 宠渥:宠爱和恩泽。
  • 征黄:征召黄河,意指对人或物的依赖。
  • 借寇:借用外敌,指在危急情况下求助于外部势力。
  • 背水:安稳的局面。
  • 峡内:峡谷内部,暗指困境。
  • 忆行春:回忆春天的游历。
  • 王室:指皇室。
  • :旧事。
  • 苍生:百姓。
  • 高人:指有才德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晚号杜工部,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的困苦。他的诗风严谨,内容丰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时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众疾苦。诗中所写的韦中丞即韦应物,任职湖南,杜甫以此诗表达对其的送行,同时也寄托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感伤的语气写作,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诗的开头通过“宠渥征黄渐”和“权宜借寇频”两句,揭示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安定。作者用“安背水”一语,形象地描绘了湖南的动荡局势,接着又以“峡内忆行春”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展望,既对王室的旧事感到无奈,也寄希望于高人之辈能够拯救苍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结构严谨,展现了杜甫对国家、社会和友人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宠渥征黄渐:反映了当时对政治权力的依赖和任用政策的愚蠢。
  2. 权宜借寇频:揭示了在国家危机中求助于外敌的无奈。
  3. 湖南安背水:描绘湖南的局势不安,背水而战。
  4. 峡内忆行春: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5. 王室仍多故:阐述了王室的旧事与当前局势的关系。
  6. 苍生倚大臣:百姓依赖有能力的大臣。
  7. 还将徐孺子:寄托对徐志摩的期望,象征着对才德之士的期待。
  8. 处处待高人:希望在各地遇到能够帮助的人。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许多句子采用对仗的形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如“安背水”,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示局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希望和生机,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 :象征困境与局势的艰难,暗示诗人对未来的无奈。
  • 大臣与高人:象征着政治环境中,人才的重要性和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的字是什么? A. 子美
    B. 子华
    C. 子安

  2. 诗中提到的“徐孺子”指的是谁? A. 徐志摩
    B. 徐悲鸿
    C. 徐渭

  3. “王室仍多故”意指什么? A. 王室有许多新事
    B. 王室有许多旧事
    C. 王室无事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杜甫的《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李白更多的是豪放与洒脱,而杜甫则更显沉重与忧虑,反映出二人不同的个性与时代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百字令 咏晚菊,和苍虬韵 百字令 病中起登楼填词一首 百字令 游道教胜地齐云山 百字令 题季吾和白石诗卷 百字令·和梅伯仙岩纪游 百字令 兰舟为盆石写照,玲珑入妙,嘱填此解 百字令 几上凝尘戏画梅一枝 百字令 登莫干山,夜黑风狂,清寒砭骨,率成此调 百字令 中秋 百字令 宿针鱼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吹胡子瞪眼睛 青字旁的字 忍尤含垢 豆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丹书白马 刀字旁的字 西半球 木砻 羽蹈烈火 沈榆 包含飡的词语有哪些 平干 尣字旁的字 包含漫的词语有哪些 播撒 管蠡窥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