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4:23
痿人常念起,夫我岂忘归。
不敢梦故山,恐兴坟墓悲。
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
鹅城亦何有,偶拾鹤毳遗。
穷鱼守故沼,聚沫犹相依。
大儿当门户,时节供丁推。
梦与邻翁言,悯默怜我衰。
往来付造物,未用相招麾。
常年卧病在床的人,常常思念故乡,我怎么能忘记归去呢?
不敢在梦中回到故乡,害怕会唤起坟墓的悲伤。
人生在世本是暂时寄居,这具身体念念不忘的不是我自己。
鹅城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偶尔捡到几片鹤的羽毛。
穷困的鱼依旧守着旧池塘,聚集的泡沫也仍然相依。
大儿子在门口,时节变化中供奉着丁祭。
梦中与邻翁交谈,心中默默感慨着我的衰老。
一切都交给造物主,不再需要我主动召唤。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常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写于苏轼晚年,正值他因政治原因屡遭贬谪,心境愈加沉重。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反思。
《和陶还旧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乡的怀念。诗的开头以“痿人常念起”引入,直接表达了诗人因生病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语句简洁有力。接着,诗人通过“不敢梦故山,恐兴坟墓悲”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奈和对逝去时光的感伤,生动地刻画出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在诗中,诗人通过“鹅城”与“故山”的对比,反映出他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对理想乡的向往,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穷鱼守故沼”则是对困境中坚持的比喻,表现了生命中那种不离不弃的情感。最后几句则通过梦境与邻翁的对话,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衰老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字句之间透漏出浓厚的乡愁和对生命的哲思,展示了苏轼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深邃思想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人生的无常与对生命困境的反思。这种情感基调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诗中“痿人”指的是哪个人群?
诗人为什么不敢梦见故乡?
“穷鱼守故沼”表达了什么情感?
陶渊明的诗歌强调自然与宁静,而苏轼则更关注内心的挣扎与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