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山别僧

《南山别僧》

时间: 2025-07-29 08:26:30

诗句

惆怅人间多别离,梅花满眼独行时。

无家度日多为客,欲共山僧何处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8:26:30

原文展示:

惆怅人间多别离,
梅花满眼独行时。
无家度日多为客,
欲共山僧何处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频繁离别的惆怅,在孤独的行走中,眼前满是梅花的景象。诗人没有家,常常以客人的身份度日,渴望与山中的僧侣相聚,却不知道何处才能相见。

注释:

  • 惆怅:心中忧愁、失落的感觉。
  • 别离:离别、分开。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花,常与孤独、清雅的气质相联系。
  • 度日:生活、度过日子。
  • 山僧:指隐居山中的和尚,象征清净、超脱的生活。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常代表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格。诗中提到的“山僧”则反映了道教和佛教文化中的隐逸精神,意味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常在诗中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充满离别与孤独的时刻,诗人可能在游历中感受到人世的无常,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南山别僧》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的心境,展现了离别带来的惆怅。开头“惆怅人间多别离”道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紧接着“梅花满眼独行时”,则以梅花作为孤独的象征,烘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梅花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更是孤独与坚韧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无家度日多为客”一句,透露出诗人的漂泊与无奈,流浪在外,难以找到归属。最后一句“欲共山僧何处期”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山中僧侣相聚的愿望,显示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这首诗整体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同身受,感受到那份惆怅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惆怅人间多别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离别的忧伤与无奈。
  2. 梅花满眼独行时:在孤独的行走中,眼前满是梅花,象征孤独和清雅。
  3. 无家度日多为客:诗人感到漂泊无依,生活在外如同客人。
  4. 欲共山僧何处期:渴望与隐士相聚,却不知在哪里才能见到。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象征孤独、高洁。
  • 对仗:如“无家度日多为客”和“欲共山僧何处期”展现了对比与对称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中,渴望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归属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孤独。
  • 山僧:象征隐逸与超脱。
  • 别离:象征人世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坚韧与孤独
    C. 富贵

  2. 诗人希望与谁相聚? A. 朋友
    B. 山僧
    C. 家人

  3. “无家度日多为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开心
    B. 忧伤与无奈
    C. 自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清幽,但更强调自然景观的宁静与和谐美。李白的《月下独酌》则表现了孤独中自得其乐的情感,展现了不同的孤独体验。两者与《南山别僧》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的诗人视角与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公无渡河·九龙争珠战渊底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二首 其二 公无渡河三首 其二 公无渡河三首 其一 公无渡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焦崖阁 梯峤 号纸 包含髦的词语有哪些 靑字旁的字 十九路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高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恤孤念苦 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中正无邪 惜别 潜台词 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杯中蛇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