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抚州钟郎中(时王师败绩于闽中,谟在建州)

《寄抚州钟郎中(时王师败绩于闽中,谟在建州)》

时间: 2025-05-04 00:54:54

诗句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

封疆正多事,尊俎若为欢。

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

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4:54

原文展示:

寄抚州钟郎中(时王师败绩于闽中,谟在建州) 徐铉 〔唐代〕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 封疆正多事,尊俎若为欢。 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 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们分别后,听说你到了建安。 国家边境正多事,宴席上怎能尽欢。 将领们只留下箭头,英明的君主想要挥舞盾牌。 绕朝时不用,不是因为杀身难。

注释:

  • 分襟:指分别。
  • 建安:地名,今福建建瓯。
  • 封疆:指国家的边境。
  • 尊俎:古代宴会时盛酒肉的器具,这里指宴席。
  • 都护: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将领。
  • 镞:箭头。
  • 明君:英明的君主。
  • 舞干:挥舞盾牌,比喻准备战斗。
  • 绕朝:指早晨巡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唐代文学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以文学著称,尤其擅长诗歌和散文。徐铉的诗风清新自然,内容多涉及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寄给抚州钟郎中的,当时正值王师在闽中战败,徐铉在建州。诗中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时局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徐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封疆正多事”一句,直接点出了当时国家边境的不安定,而“尊俎若为欢”则表达了在这种紧张局势下,人们难以真正享受宴会的欢乐。后两句通过对将领和君主的描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君主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徐铉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友人所在地的关注。
  • “封疆正多事,尊俎若为欢。”:描绘了国家边境的紧张局势,以及在这种局势下人们的无奈。
  • “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通过对将领和君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君主的决心。
  • “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表达了在特定时期,个人的生死已不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

修辞手法:

  • 比喻:“都护空遗镞”中的“空遗镞”比喻战争的残酷和将领的无助。
  • 对仗:“封疆正多事,尊俎若为欢”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封疆”:象征国家的边境,体现了国家的紧张局势。
  • “尊俎”:象征宴席,体现了人们在紧张局势下的无奈。
  • “镞”:象征战争的残酷。
  • “舞干”:象征君主的决心和准备战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封疆正多事”指的是什么? A. 国家边境的紧张局势 B. 宴会的欢乐 C. 友人的思念 答案:A

  2. “都护空遗镞”中的“镞”指的是什么? A. 箭头 B. 盾牌 C. 酒杯 答案:A

  3. 诗中“明君欲舞干”表达了什么? A. 君主的决心 B. 宴会的欢乐 C. 友人的思念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王昌龄的《出塞》:描绘了边境的紧张局势。

诗词对比:

  • 徐铉的《寄抚州钟郎中》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但徐铉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徐铉的部分诗作。

相关查询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 村舍七首 其一 乍晴至园中 暇日坐山麓松石间作 秋日郊居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 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究者皆见于传记及歌诗中予暇日为各赋一首 其一 醉僧 初秋小雨 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楚壤 包含墉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绘声状物 爻字旁的字 朱朱白白 函电交驰 愚夫俗子 民国 方字旁的字 入土为安 见字旁的字 药罐子 朱弦疏越 边邮 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