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2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1:57
原文展示:
玉笥山留题 徐铉 〔唐代〕
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 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 真气自清虚,非关好松石。 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 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白话文翻译:
在仙乡的聚会应该很遥远,王命的事务知道何时是尽头。 征途的传令不要推辞劳累,在玉峰上暂且休息。 形体已经消散,心灵完全凝固寂静。 真正的气息自然清虚,与喜好松石无关。 九位仙人都积累了学问,洞穴和山谷中留下了许多遗迹。 游子归来吧,为何只是为了征役。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的一次公务旅行中,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徐铉公务繁忙之余,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现实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仙乡会应远”和“王事知何极”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理想,后者代表现实。诗人通过“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诗人通过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厌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仙乡会应远”中的“仙乡”指的是什么?
诗中“形骸已销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真气自清虚”中的“真气”指的是什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