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1:12
原文展示:
戚戚逢人问所之,东流相送向京畿。 自甘逐客纫兰佩,不料平民著战衣。 树带荒村春冷落,江澄霁色雾霏微。 时危道丧无才术,空手徘徊不忍归。
白话文翻译:
忧心忡忡地逢人便问去向,向东流相送至京城附近。 自愿被放逐的人佩戴兰花,没想到平民却穿上了战衣。 树木带着荒村的春意显得冷落,江水在晴朗的天空下雾气微细。 时局危急,道德沦丧,自己无才无术,空手徘徊不忍归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他历仕南唐、北宋两朝,以文学和书法著称。徐铉的诗文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避难东归途中,依韵和黄秀才的诗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村冷落、江水澄霁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深刻感受。诗中“自甘逐客纫兰佩,不料平民著战衣”一句,对比了作者的高洁与平民的无奈,突出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力。最后两句“时危道丧无才术,空手徘徊不忍归”,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徐铉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戚戚逢人问所之,东流相送向京畿。
自甘逐客纫兰佩,不料平民著战衣。
树带荒村春冷落,江澄霁色雾霏微。
时危道丧无才术,空手徘徊不忍归。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自甘逐客纫兰佩”一句,“纫兰佩”象征什么? A. 高洁 B. 战争 C. 无奈 D. 荒凉
诗中“不料平民著战衣”一句,“著战衣”象征什么? A. 高洁 B. 战争 C. 无奈 D. 荒凉
诗中“时危道丧无才术”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忧虑 B. 无奈 C. 高洁 D. 荒凉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