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4:03
感遇·之三十
可怜瑶台树,
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
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
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
凋伤感所思。
可怜那瑶台上的树木,
灼灼的佳人身姿多么迷人。
碧色的花朵映衬着红色的果实,
正是攀折青春的时光。
难道不是被光辉所宠爱,
荣华富贵在白玉台阶上?
只恨那红艳的花朵凋谢,
凋零伤感着我所思念的。
在古代,瑶台常常用来描绘天宫或人间的仙境,代表着美好和理想的追求。通过对比自然的美与人间的荣华,作者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及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之情。
陈子昂,唐代诗人,字伯宗,号履善,生于公元661年,卒于公元702年。他以悲壮豪放的诗风著称,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歌常常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感遇》系列诗作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青春易逝的感慨,受当时社会动荡、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影响,诗中所表现出的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惋惜,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学。
这首诗以“瑶台树”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美丽的意象。通过对比“灼灼佳人姿”和“碧华映朱实”,诗人将自然的美与人的美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画面。然而,这种美好并不持久,随之而来的是对青春时光的惋惜。诗人用“攀折青春时”来暗示时间的流逝,青春的短暂,人生的无常是贯穿整首诗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盛光宠”与“荣君白玉墀”,不仅描述了社会的繁华与地位的尊贵,同时也暗示了在这样的繁华之下,隐藏着对生命脆弱的感慨。最后一句“但恨红芳歇”,以凋谢的花朵作为青春逝去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深切感伤,情感真挚而细腻,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短暂、生命无常的感慨,抒发了人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之情。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但恨红芳____”表达了对青春的惋惜。
判断题:陈子昂的诗风以豪放著称。 (对/错)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感遇·之三十》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