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9:14
贤王有池馆,明主赐春游。
淑气林间发,恩光水上浮。
徒惭和鼎地,终谢巨川舟。
皇泽空如此,轻生莫可酬。
贤良的王爷有着池塘和馆舍,明智的皇帝赐予他春日游玩的机会。
温和的气息在林间弥漫,恩泽的光辉在水面上闪耀。
我只是徒然感到羞愧,无法比拟和鼎的美好,最终只能对巨川的舟船表示谢意。
皇上的恩泽何其丰厚,我却无法以轻生来回报。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唐代著名政治家与诗人。他以清新典雅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兼具哲理与人文关怀。他曾任宰相,致力于国家治理,深受后世推崇。
《敕赐宁王池宴》是张九龄为宁王举行春游宴会而作,表现了诗人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身处高位的无奈与羞愧。
《敕赐宁王池宴》通过宁王的春游活动,展现了皇帝对贤王的恩宠与期望。诗中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淑气弥漫,恩光照耀,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这一背景下,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宁王的祝福,更深刻反映了自己对皇恩的感激与自惭。这种感情在“徒惭和鼎地,终谢巨川舟”中得以充分体现,诗人自感无法回报皇恩,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晰,展示了张九龄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情感视角。
整首诗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及自我反思,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安宁的情怀。
诗中“贤王”指的是:
A. 诗人
B. 宁王
C. 皇帝
“徒惭和鼎地”中的“和鼎”象征什么?
A. 和谐与繁荣
B. 战争与冲突
C. 财富与奢华
诗人对皇恩的态度是:
A. 愤怒
B. 感激与自愧
C.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