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5:35
原文展示:
酬陈摽评事喜及第与段何共贻 至公平得意,自喜不因媒。 榜入金门去,名从玉案来。 欢情听鸟语,笑眼对花开。 若拟华筵贺,当期醉百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陈摽评事及第的喜悦和祝贺。诗人认为陈摽的成就自然而然,不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他的名字如金榜题名,从高贵的玉案上传来。诗人心情愉悦,听着鸟儿的歌唱,看着花儿的盛开。如果要在盛大的宴会上庆祝,诗人愿意喝上百杯酒来表达他的喜悦。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顾非熊为了祝贺陈摽评事及第而作,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下的文人生活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陈摽评事通过科举考试并及第后,顾非熊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和祝贺而创作的。诗中充满了对陈摽成就的赞美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陈摽评事及第的喜悦和祝贺。诗中“至公平得意,自喜不因媒”一句,既表达了对陈摽成就的认可,也强调了其成就的正当性。“榜入金门去,名从玉案来”则进一步以金门和玉案的意象,象征陈摽的荣耀和尊贵。后两句“欢情听鸟语,笑眼对花开”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轻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科举成功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陈摽评事及第的喜悦和祝贺,强调成就的正当性和自然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金门”和“玉案”分别象征什么? A. 科举考试的荣耀和朝廷的认可 B. 朝廷的认可和科举考试的荣耀 C. 自然的和谐和生活的希望 D. 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和谐
诗中“欢情听鸟语,笑眼对花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郁 B. 愤怒 C. 愉悦 D. 悲伤
诗的最后一句“若拟华筵贺,当期醉百杯”表达了诗人什么意愿? A. 庆祝的意愿 B. 悲伤的意愿 C. 忧郁的意愿 D. 愤怒的意愿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