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酬均州郑使君见送归茅山

《酬均州郑使君见送归茅山》

时间: 2025-05-07 18:13:02

诗句

饯行诗意厚,惜别独筵重。

解缆城边柳,还舟海上峰。

饮猿当濑见,浴鸟带槎逢。

吏隐应难逐,为霖是蛰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3:02

原文展示

饯行诗意厚,惜别独筵重。解缆城边柳,还舟海上峰。饮猿当濑见,浴鸟带槎逢。吏隐应难逐,为霖是蛰龙。

白话文翻译

为朋友送行的诗意深厚,离别时的独自宴席显得格外沉重。解开船缆在城边的柳树下,驾船返回海上的山峰。在急流边看到饮水的老猿,在木筏上遇到沐浴的鸟。作为隐居的官吏应难以追随,为天下带来甘霖的是潜伏的龙。

注释

  • 饯行:设宴送别。
  • 筵重:宴席显得沉重,指离别的情感沉重。
  • 解缆:解开船缆,指启程。
  • 还舟:驾船返回。
  • 饮猿:饮水的老猿。
  • 当濑见:在急流边看到。
  • 浴鸟:沐浴的鸟。
  • 带槎逢:在木筏上遇到。
  • 吏隐:隐居的官吏。
  • 为霖:为天下带来甘霖。
  • 蛰龙:潜伏的龙,比喻隐居的高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隐逸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顾非熊为均州郑使君送行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沉重感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沉重感受。诗中“解缆城边柳,还舟海上峰”一句,既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又寓意着友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而“饮猿当濑见,浴鸟带槎逢”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吏隐应难逐,为霖是蛰龙”,则以隐逸的高人自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饯行诗意厚,惜别独筵重。
    •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沉重感受。
  2. 解缆城边柳,还舟海上峰。
    • 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寓意着友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
  3. 饮猿当濑见,浴鸟带槎逢。
    • 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
  4. 吏隐应难逐,为霖是蛰龙。
    • 以隐逸的高人自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为霖是蛰龙”,将隐逸的高人比作潜伏的龙,形象生动。
  • 对仗:如“解缆城边柳,还舟海上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沉重感受,同时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离别。
  • :象征广阔的未知旅程。
  • :象征孤独和隐逸。
  • :象征自由和希望。
  • :象征隐逸的高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解缆城边柳”一句,象征着什么?

    • A. 离别
    • B. 相聚
    • C. 旅行
    • D. 隐居
  2. 诗中“为霖是蛰龙”一句,比喻的是什么?

    • A. 隐逸的高人
    • B. 潜伏的敌人
    • C. 自由的鸟
    • D. 孤独的猿
  3. 诗中“饮猿当濑见,浴鸟带槎逢”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对友人的祝福
    • B. 对离别的悲伤
    • C. 对隐逸的向往
    • D. 对旅行的期待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无奈。
  • 李白《送友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顾非熊《酬均州郑使君见送归茅山》与王维《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沉重感受,但顾非熊的诗更多地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顾非熊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查询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田文 春秋战国门。毛遂 春秋战国门。虞卿 春秋战国门。苏厉 春秋战国门。少孺 春秋战国门。荆轲 三代门。周公 三代门。再吟 三代门。武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飠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君师 花坛 竹露 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拭目倾耳 腥德发闻 赶鸭子上架 秃宝盖的字 缺吃短穿 病字头的字 移山拔海 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震发 隶字旁的字 违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