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3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38:54
原文展示:
送皇甫司录赴黔南幕 顾非熊 〔唐代〕
黔南从事客,禄利先来饶。 官受外台屈,家移一舸遥。 夜猿声不断,寒木叶微凋。 远别因多感,新郎倍寂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黔南担任从事的客人,首先享受到的是丰厚的俸禄和利益。官职虽然受到外台的委屈,但家庭却因迁徙而远离。夜晚猿猴的叫声不断,寒冷的树木叶子微微凋落。因为远别而感到多愁善感,新郎更加感到孤独和寂寞。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这首诗是顾非熊为即将赴任黔南的皇甫司录所作的送别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皇甫司录即将赴任黔南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黔南的自然环境和皇甫司录的情感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深切关怀和不舍。诗中“夜猿声不断,寒木叶微凋”一句,以猿声和凋叶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和孤寂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担忧,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黔南从事客”指的是谁? A. 顾非熊 B. 皇甫司录 C. 其他官员 答案:B
“夜猿声不断”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的最后一句“新郎倍寂寥”中的“新郎”指的是谁? A. 顾非熊 B. 皇甫司录 C. 其他官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