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其七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其七》

时间: 2025-05-02 03:03:29

诗句

少壮欲及物,老闲馀此心。

微生山海间,坐受瘴雾侵。

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

覆舟却私渡,断桥费千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3:29

原文展示:

少壮欲及物,老闲馀此心。
微生山海间,坐受瘴雾侵。
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
覆舟却私渡,断桥费千金。

白话文翻译:

年轻时渴望追求世间的一切,年老时却只剩下这份闲适的心情。
生活在山海之间,却被瘴气和雾霭所侵扰。
可怜的邓道士,收拾衣服问我为何呻吟。
翻船后却不愿私自渡河,断桥上花费了千金。

注释:

  • 少壮:年轻时。
  • 欲及物:想要追求物质或世俗的成功。
  • 老闲:年老时的闲适状态。
  • 微生:指生活在偏远的地方。
  • 瘴雾:瘴气,是一种由湿气和病菌造成的有害气候。
  • 邓道士:历史上有名的道士,常被描绘为清高之人。
  • 摄衣:整理衣服,常用来形容做某种准备。
  • 覆舟:指船翻了,象征失去安全。
  • 私渡:私自渡河,意味着冒险。
  • 断桥:比喻失去的机会或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以豪放的词风和深邃的诗意而闻名,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在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与个人的磨难后,苏轼对名利的追求渐渐淡化,转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闲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感悟。开篇以“少壮欲及物”引出主题,表达了年轻时对物质追求的渴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渴望转化为年老时的闲适心态。“微生山海间”则描绘了他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虽然身处险恶的瘴气环境,但他仍然保持内心的宁静。邓道士的出现,象征着对他内心苦闷的关注与理解,而“覆舟却私渡”的意象则暗示了他对生命的无奈与对风险的警惕。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从追求到放下,从喧嚣到宁静的人生转变,深刻揭示了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少壮欲及物,老闲馀此心:表达年轻时的追求与年老后的闲适。
    • 微生山海间,坐受瘴雾侵:描绘偏远生活的艰辛。
    • 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展现他人与内心的对话。
    • 覆舟却私渡,断桥费千金:隐喻人生的风险与代价。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年轻的追求与老年的闲适),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意象丰富,如“瘴雾”、“邓道士”等,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瘴雾:代表外界的困扰与障碍。
  • 邓道士:象征世外高人的智慧与关注。
  • 覆舟:隐喻人生的坎坷与风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少壮欲及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渴望追求
    B. 对金钱的厌恶
    C. 对自然的向往

  2. “可怜邓道士”中邓道士的形象代表了什么? A. 追求名利的人
    B. 关注他人内心的人
    C. 对物质无所谓的人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比
    C. 排比

答案: 1-A,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常常对比,两者虽然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但李白更偏向豪放与奔放,而苏轼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两者的风格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性。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分析》

相关查询

闻雪坡将还吴门 赤山书事寄龟巢谢隐君君南兰陵人今避兵居吴 郡斋养疴呈醉樵内史(二首) 怀悼朱秦仲总制 寄杨铁厓 闻官军南征解围有日喜而遂咏(二首) 送路季琏问聘河东时东驾出师太原 方氏园居(七首) 赠婉素 寄海盐杨寨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刻牙鬼 里字旁的字 敛膝 韋字旁的字 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挑肥拣瘦 利害相关 三折其肱 丶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一身是胆 佛爷 天下脊 日异月更 檠架 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