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3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37:02
莳果蔬泉带浅山,
柴门虽设要常关。
别开小径连松路,
祗与邻僧约往还。
在浅山旁种植果蔬,泉水环绕着这片土地,
虽然设有柴门,但要常常关好它。
特意开辟的小路与松树林相连,
只与邻近的僧人约好时常往返。
本诗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与邻近僧侣的友好关系,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他是一位杰出的改革家,推行新法以图强国,亦以诗文闻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于王安石隐居时,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选择远离喧嚣,与自然为伴,与邻居的僧人保持友好交往,展现了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与北山道人》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王安石对宁静、朴素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果蔬”、“泉水”、“浅山”都传达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安逸。后两句则转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强调诗人虽然选择隐居,但依然与邻近的僧人保持联系,显示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安石在诗歌创作中对生活哲学的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柴门”有何意义?
A. 用于隐秘
B. 用于装饰
C. 用于招待客人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权力
B. 向往田园生活
C. 讲述战争
可以将王安石的《与北山道人》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王安石更多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陶渊明则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意境上虽有相似,却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