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经废寺

《经废寺》

时间: 2025-05-03 19:34:17

诗句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

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

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

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4:17

原文展示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
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
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
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白话文翻译

这地方我不知道属于哪个世界,竟然与南朝的景象相似。
石头铺成的小路无人打扫,松树门口被火焚烧得很严重。
残破的幡旗依然悬挂在寺院的塔楼上,旧的木板仍然支撑着桥。
几卷残存的经书在这里,字迹已经模糊,似乎快要消失了。

注释

  • 何世界:不知是哪一个世界,表示对现实的迷茫和失落。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朝时期,盛行的文化与建筑风格。
  • 石路:指用石头铺成的小路,暗示荒废与无人打理。
  • 松门:松树做的门,象征着寺庙的入口。
  • 断幡:指破损的佛教旗帜,象征着信仰的衰落。
  • :寺庙。
  • 故板:旧的木板,指桥的构造,反映出寺庙的残破与岁月的无情。
  • 残经:残破的经典书籍,象征着文化的遗失。
  • 字欲销:字迹接近消失,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遗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约公元700年—公元770年),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今江苏省。他的诗风独特,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敏感感受。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对人生、历史的思考与感慨,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经废寺》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的时期。诗人所描绘的是一个废弃寺庙的景象,通过对寺庙的描写,反映出古文化的衰落与人心的失落。诗人可能在游历中看到这样的景象,因而生发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经废寺》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无奈。诗的开头以“何世界”引入,直接表明了诗人在此地的迷茫与不安,似乎在暗示着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渴望。接着,诗人用“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描绘出一幅荒凉的画面,传达出寺庙的无人打理与遭受的毁灭,表现出人世间的冷漠与无情。特别是“断幡犹挂刹”,在残破与遗弃中仍有一丝信仰的残留,仿佛在嘲笑时间的无情与信仰的脆弱。

最后两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不仅让人感受到文化的伟大与脆弱,也引发了对历史遗失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文化遗失的惋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知何世界:诗人对所处环境感到陌生与困惑。
  2. 有处似南朝:将此地与南朝相提并论,暗示其曾经的繁华。
  3. 石路无人扫:人迹罕至,暗示荒废。
  4. 松门被火烧:寺庙受损,象征信仰的破灭。
  5. 断幡犹挂刹:残破的信仰依然存在,反映出人们对往昔的依恋。
  6. 故板尚支桥:旧物依旧,象征历史的沉重。
  7. 数卷残经在:文化遗留,表现出信仰的消逝。
  8. 多年字欲销:字迹模糊,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遗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将物品赋予情感,比如“字欲销”,使得文化的消亡更为生动。
  • 象征:寺庙、经书等都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反映出人类文明的脆弱。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遗失的感慨以及对人心冷漠的批判,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与对文化记忆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废寺:象征着信仰的衰退与文化的遗失。
  • 石路: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荒凉。
  • 松门:隐喻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废。
  • 残经:象征文化的遗留与消逝,反映出对传统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朝”是指哪个历史时期?

    • A. 唐代
    • B. 南北朝时期
    • C. 宋代
    • D. 明代
  2. 诗中“数卷残经在”中的“残经”指的是什么?

    • A. 完整的经典
    • B. 破损的经典
    • C. 新书
    • D. 古籍
  3. 诗的情感基调主要体现了哪些方面?

    • A. 欢乐
    • B. 惆怅与无奈
    • C. 愤怒
    • D. 兴奋

答案

  1. B. 南北朝时期
  2. B. 破损的经典
  3. B. 惆怅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经废寺》均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但李白的作品更具豪放之气,而顾况的作品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沉重。
  • 《登高》同样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但杜甫更注重社会现实的描写,而顾况则更关注个人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辛丑大雪日昧旦有怀章孤桐丈北京 菩萨蛮 菩萨蛮·送戛剑生往秣陵,集 菩萨蛮 菩萨蛮·东风乌鹊西飞燕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元夕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是可忍,孰不可忍 形影相守 怫然作色 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方言 痴心妄想 投石拔距 普快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糹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币重言甘 兀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抓小辫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