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7:19
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不是风光催柳色,却缘威令动阳和。
在江南的每个地方都可以听到歌声,尤其是在这个晦日里,军中的乐声更加响亮。这不是风光的美丽催生了柳树的颜色,而是因为威严的命令使阳光更加明媚。
作者介绍:顾况,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常描绘江南的美丽景色,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稳定、社会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音乐与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对大自然和社会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地区的美丽景色和音乐氛围,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开头两句“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描绘出江南地区的歌声此起彼伏,尤其在阴暗的晦日中,更显得生机盎然。这种反差的描写,突显了即使在阴天,音乐的欢愉依旧在蔓延,带给人们一种温暖的感觉。
接下来的“不是风光催柳色,却缘威令动阳和”,则揭示了诗人对美景的理解和思考。这里不仅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威严的军令与阳光的明媚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在强权的指挥下,阳光与生机被激发出来。在这首诗中,音乐与自然的结合,不仅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音乐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风貌的思考。诗人在严肃的军令与明媚的阳光之间,体现了对自由与生机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晦日”指的是哪个时间?
A. 明亮的日子
B. 阴暗的日子
C. 春天的日子
D. 秋天的日子
诗人认为柳树的颜色是由于什么?
A. 风光的催生
B. 威令的影响
C. 自然的变化
D. 春天的到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顾况的这首诗更多地集中于江南的日常生活与人文气息,而李白则侧重于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感悟。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反思,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