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

《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

时间: 2025-04-27 06:23:38

诗句

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

婵娟灼烁委清露,

小枝小叶飘香风。

上人心中如镜中,永日垂帘观色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23:38

原文展示:

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
婵娟灼烁委清露,小枝小叶飘香风。
上人心中如镜中,永日垂帘观色空。

白话文翻译:

在道观前的石竹丛中,花色有深有浅,紫的和红的相间。
清晨的露珠在花瓣上闪烁,小枝小叶随着微风飘动,散发着香气。
那位高人心中如同镜子一般,日日垂着帘子静观花色的空灵之美。

注释:

  • 道该:指道观或道士所居住的地方。
  • 石竹:一种花卉,常见于园林,花色多样。
  • 婵娟:形容花色美丽动人。
  • 灼烁:光亮闪烁。
  • :放置、洒落。
  • :此处指空灵、虚无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字子渊,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清晨,诗人于道观前欣赏石竹花的美丽,结合道教思想,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

诗歌鉴赏:

《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通过描绘道观前的石竹花,展现了自然的美和内心的宁静。诗中不仅有鲜明的色彩对比(深浅紫与深浅红),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花朵在晨露中的光辉(“婵娟灼烁委清露”)。这种细致的观察与感受,使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诗末描绘的高人心境,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全诗在意象上既有生动的花卉,又有深邃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该房前石竹丛:描写道观前的环境,设置了诗的场景。
  • 深浅紫,深浅红:色彩的对比,增添了视觉的美感。
  • 婵娟灼烁委清露:通过“灼烁”表现花的明亮,营造出清新的气氛。
  • 小枝小叶飘香风:动态描写,体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上人心中如镜中:比喻高人的心境,反映内心的清澈与明朗。
  • 永日垂帘观色空: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了静观的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人的心比作镜子,形象生动。
  • 对仗:在描述花色时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小枝小叶的“飘香风”赋予了植物以生命,增强了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道教思想中对自然和谐的理解。

意象分析:

  • 石竹花:象征着自然之美与生命的脆弱。
  • 晨露:象征着新生和纯净的心境。
  • 高人:代表着追求超然物外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卉是什么? A. 菊花
    B. 石竹花
    C. 桃花

  2. “上人心中如镜中”中的“上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高人或道士
    C. 诗人自己

  3. 诗中描绘的色彩有哪几种? A. 红色和黄色
    B. 紫色和红色
    C. 绿色和蓝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表达隐逸的生活。
  • 李白的《月下独酌》:强调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诗词对比:

比较顾况的《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和王维的《鹿柴》,两者均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的宁静与哲理,顾况更注重花的色彩与香气的描写,而王维则着重于山水的空灵与深远,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枕上作 出游暮归戏作 初冬绝句 水乡泛舟 村女 即事二首 其一 射的山观梅 明日复作一首自解 送范舍人还朝 病愈看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流水作业 呕心滴血 长字旁的字 繁剧纷扰 闭门却扫 巾字旁的字 不可缺少 避世金马 幽痗 君子成人之美 片字旁的字 不逾时 舟字旁的字 辩结尾的成语 毋字旁的字 抱宝怀珍 包含猖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