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宝墨亭

《宝墨亭》

时间: 2025-07-27 22:44:33

诗句

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空传瘱鹤铭。

潇洒谪仙来作郡,风流太守为开亭。

两篇玉蕊尘初涤,四体银钩迹尚青。

我久临池无所得,愿观遗法快沉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44:33

原文展示:

宝墨亭
作者:苏轼 〔宋代〕

山阴不见换鹅经,
京口空传瘱鹤铭。
潇洒谪仙来作郡,
风流太守为开亭。
两篇玉蕊尘初涤,
四体银钩迹尚青。
我久临池无所得,
愿观遗法快沉冥。

白话文翻译:

在山阴看不到《换鹅经》的踪迹,
在京口只听到瘱鹤铭的传说。
那位潇洒的谪仙来到这里担任郡守,
风流的太守为此修建了亭子。
两篇《玉蕊》的诗尘埃刚被洗净,
四体的银钩字迹仍然青翠。
我在池边呆了很久却没有所得,
只愿能看到古人遗留下来的法则,快快沉入冥想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阴:指山的阴面,常有云雾缭绕,意象朦胧。
  • 换鹅经:可能指某种古文典籍。
  • 京口:指京口镇,古时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
  • 潇洒:指洒脱自如的风度。
  • 谪仙:被贬谪的神仙,引申为被贬的文人。
  • 风流太守:指风趣潇洒的地方官。
  • 玉蕊:古代诗文中的一种美称。
  • 银钩:形容书法的笔画,意指字迹清秀。

典故解析:

  • “潇洒谪仙”是指苏轼自己,他曾因政治原因被贬。
  • “京口空传瘱鹤铭”可能指当时流传的古诗文,暗示文化的传承与流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种体裁,风格洒脱自然,情感真挚。苏轼的生平充满波折,他曾因直言不讳而遭贬,但仍不改其乐观、洒脱的个性。

创作背景: 《宝墨亭》创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时,正值他人生的低谷。尽管身处逆境,他依然保持对文学和自然的热爱,并在此背景下写下了此诗,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追求和对自我境遇的思考。

诗歌鉴赏:

《宝墨亭》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洒脱气质与对文化的深厚情感。在这首诗中,苏轼通过描绘山阴的空灵和京口的传说,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追忆和对古人遗法的敬仰。诗中“潇洒谪仙”与“风流太守”的对比,既体现了他对自己身份的自嘲,也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前两句通过自然的描写引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后两句则通过亭子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文化的承载与传承。结尾的“愿观遗法快沉冥”则是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与自身境遇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阴不见换鹅经:山阴的空寂使得人无法寻觅古文典籍的踪迹,表现了对文化遗失的惋惜。
  • 京口空传瘱鹤铭:在京口只听闻古老的铭文遗迹,暗示对文化的追忆。
  • 潇洒谪仙来作郡:自谦地自称为被贬的仙人,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 风流太守为开亭:对太守的赞美,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两篇玉蕊尘初涤:诗文的清新与优雅,传递出文化的力量。
  • 四体银钩迹尚青:字迹的清晰,象征着文化的延续。
  • 我久临池无所得:表现出对自我修养的反思与无奈。
  • 愿观遗法快沉冥:渴望面对古人的智慧,以此来解脱自己内心的困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人比作谪仙,突出其高洁的品格。
  • 对仗:如“潇洒谪仙”与“风流太守”,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物与文化典籍的结合,深化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哲思与反思。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出苏轼对自我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阴:象征孤独与沉思。
  • 京口:象征文化的交汇与流传。
  • :象征人文情怀与自然的和谐。
  • 玉蕊:象征美好与珍贵的文化遗产。
  • 银钩:象征书法艺术的精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宝墨亭》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风流太守”指的是:
    A. 曹操
    B. 苏轼自己
    C. 另一位地方官

  3. 诗中“愿观遗法快沉冥”的意思是:
    A. 希望能看到古文化
    B. 希望能快点沉入河中
    C. 希望能得到金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同样是苏轼的作品,展现了他的哲思与自然的结合。
  • 《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诗人豪放的情怀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与李白的作品,苏轼的《宝墨亭》更注重文化的沉思,而李白的诗则多表现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次韵高宾王见投四首 汨罗潭吊屈原 立春日招味苓尝酒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 其二十五 山中月夜 深山佳处子昂宣城友人书 五杂组 其三 清平乐 初度 除夕次李序庵韵 送周云卿之任通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正典刑 剥茧抽丝 卡尺 馬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突黑 比肩并起 传情 氏字旁的字 俯首戢耳 己字旁的字 岩溪 玄字旁的字 天底下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