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47
题净因壁
作者: 苏轼
瞑倚蒲团卧钵囊,
半窗疏箔度微凉。
蕉心不展待时雨,
葵叶为谁倾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躺在蒲团上,安静地思考,窗外的微风透过稀疏的窗帘带来一丝凉意。诗人感叹蕉树的心叶因没有及时的雨水而未能展开,而向阳的葵叶则在夕阳下倾斜,似乎在为某个特定的对象而倾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表现出豪放、洒脱的个性。苏轼一生经历了政治波折,但其作品始终流传不衰,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他在政治上受到打压,流亡于外,心中积蓄着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生命、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意象,展现了苏轼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诗人在蒲团上静卧,仿佛在与大自然对话。他通过“蕉心不展待时雨”表达了对时机的渴望,蕉心的心态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的无奈和期待。而“葵叶为谁倾夕阳”则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葵叶的倾斜不仅是对光明的追求,也象征着对他人的关心和依附。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沛,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生命、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时机的期待和对归属的渴望,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蕉心不展待时雨”中的“蕉心”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困扰
b) 对时机的期待
c) 失去的希望
答案:b) 对时机的期待
诗中“葵叶为谁倾夕阳”在表达什么?
a) 生命的孤独
b) 对他人的关心
c) 追求财富
答案:b) 对他人的关心
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悲伤
c) 宁静与思考
答案:c) 宁静与思考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题净因壁》与王维的《鸟鸣涧》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前者更注重内心的沉思与期待,后者则表现出宁静与和谐的自然氛围。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