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1:49
忆作同门友,承明奉直庐。
禁闱人自异,休浣迹非疏。
珥笔金华殿,三朝玉玺书。
恩光荣侍从,文彩应符徐。
青眼真知我,玄谈愧起予。
兰卮招促膝,松砌引长裾。
丽日流莺早,凉天坠露初。
前山临紫阁,曲水眺红蕖。
谁为音尘旷,俄惊岁月除。
风波移故辙,符守忽离居。
济物阴功在,分忧盛业馀。
弱翁方大用,延首迟双鱼。
我回忆曾经是同门的朋友,
在承明殿中供职,奉侍直庐的君主。
身处禁闱的人各有不同,
休闲的水边,我的足迹却不显得稀疏。
我曾在金华殿中佩笔,写下三朝的玉玺。
恩德光辉照耀,荣宠的侍从,文采应当符合王道。
你以青眼真知识别我,我却因玄谈而感到自愧。
兰酒相邀促膝谈心,松石阶前引我长裾。
美丽的阳光下早晨黄莺啼鸣,
凉爽的天气中露水刚落成珠。
前山依傍紫阁,曲水边眺望红色的荷花。
谁在这茫茫的音信中失去联系,
转眼间岁月竟已悄然流逝。
风波改变了往日的轨迹,
符守却忽然之间离开了居所。
济物的阴功仍在,我分忧于盛业的余暇。
弱小的老翁方才大用,
延首望着双鱼,心神迟滞。
作者介绍:羊士谔,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生活在政治动荡的年代。他的作品常展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他与袁州王员外使君相识之时,表达了对昔日友谊的怀念,反映了他在官场中遭遇的孤独及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开篇以“忆作同门友”引入,直接表明了主题,接着通过对皇宫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出身处高位的孤独感。诗中提到的“青眼真知我”,既表明了友人对他的理解,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自卑,因他与友人的地位差异而感到愧疚。
在自然意象的描写中,诗人通过“丽日流莺早,凉天坠露初”,勾勒出了一幅清新的画面,象征着友谊的美好与短暂。后半部分则通过“谁为音尘旷”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隐含着人与人之间因时间和地理而产生的距离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羊士谔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承明”指的是哪个地方?
“青眼真知我”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送友人》对比,羊士谔的诗更侧重在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而王之涣则更为直白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